创业热情爆棚但平台缺乏 江西新创企业痛并快乐着

03.06.2015  06:35

创业似乎永远都是新话题。截至2014年底,江西省内资企业同比增长20.62%,今年我省又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商回乡创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对赣商回乡创业予以支持。但新创企业的日子到底过得好吗?本报近期的系列访谈调查将从侧面了解江西企业的创业体会。

创业企业以20%涨幅爆发

江西人的创业热情有多大?我们通过以下一组数据可以略见一斑。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江西省内资企业(含私营企业)总户数400976户,同比增长20.62%,注册资本总额达17817.78亿元,同比增长34.62%;民众创业热情高涨,2014年,全省工商机关办理了11.78万户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同比接近翻番;创业成本显著下降,初步估算,2014年度全省仅免于提交验资报告、免收企业注册登记费两项,就为投资者减少创业费用超3.7亿元;现代服务业、小微企业成为发展亮点,2014年度全省新设立注册资本3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超过5500户。

不仅如此,今年1月,江西省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商回乡创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充分利用各类专项扶持资金,对赣商回乡创业予以支持。

结合省“财园信贷通”和“银园保”对赣商项目优先支持,鼓励商业银行提升贷款额度。支持赣商对接境内外资本市场,对赣商企业上市和“新三板”挂牌,省财政分阶段的补贴可达200万元。

除了大众创业,江西青年学子的创业也在推进。国务院办公厅今年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一批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在南昌,不同类型的“众创空间”正在为众多“创客”提供服务。省教育厅近期透露,江西省还计划2至3年内,在全省高校中打造100所“创业咖啡”,培育更多的大学生创客。

对于新创企业还有一个利好消息!江西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顺利完成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