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让文化活起来

24.05.2016  10:20

  ●子长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文化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等四部门《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提出各级各类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纪念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掌握各种形式文化资源的文化文物单位,在履行好公益服务职能、确保文化资源保护传承的前提下,加强文化资源系统梳理和合理开发利用,充分运用创意和科技手段,实现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有机统一,力争到2020年,逐步形成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文化创意产品体系。如何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贴近受众、融入现代生活,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才是问题的关键。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创意是关键。从把耳机与古代朝珠“合体”做成颇有时尚感的“朝珠耳机”,到把康熙画像动画处理后制成“萌萌哒”系列表情,自打进入微博时代,故宫博物院及旗下的开发团队就用一连串的“花式卖萌”文化创意作品和产品,在创造了经济效益的同时,顺带普及了相关历史文化,成功地吸引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网民的关注,拉近了古人与今人的文化距离。总结已有的文化文物创意产品经验,有两条值得重视:一是不能拘泥于临摹复制,而是要在把握传统文化脉络的基础上,以创新思维进行演绎,将产品背后的历史性、艺术性、知识性与实用性、故事性、趣味性结合,只是搞一个微缩版的兵马俑,显然不会得到市场的认同;二是要尽量避免同类复制,自从台北故宫博物院把康熙御笔“朕知道了”印在胶带上走红两岸后,不少地方也陆续推出了类似印有不同内容的胶带纸,但往往陷入邯郸学步的尴尬。

  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切不可过分强调经济效益,从而遮蔽了这些文化资源本应有的社会效益。深入发掘馆藏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文化文物单位首先发挥自身的积极性,结合自身的馆藏资源、形象品牌等主动为之,同时考虑到资金、人才、技术等各方面因素,也要鼓励与社会力量进行深度合作,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加强文化资源开放,促进资源、创意、市场共享。然而,必须强调的是,文物的特殊性决定了任何开发都必须以保护为前提,否则就会南辕北辙。文化的传承需要加强宣传教育,但时至今日早已不能仅靠灌输式地说教,而是应该在做好保护的同时,以创意的方式让文化文物活起来,让文化文物与今天的人们生活对话,更亲切地感受感知它们的存在和意义。 (摘自:《南方日报》)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