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之花遍昌航 风景这边独好

19.05.2015  18:28
   

夕阳的余晖笼罩着大地,南昌航空大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在这份柔光的映射下增添了几分引人驻足的魅力色彩。基地外霞光普照,夕阳西下的景色正美;基地内热火朝天,创新实践的氛围正浓。

  走进这个享有“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之称的“宝地”,30余间项目研究室内活跃着正进行基础实验、专业实训和项目研究的大学生们。这里是昌航为全校有志于投身创新创业实践的学子打造的能力培养场所,正是在这里,王庆老师指导着以大四学生汪利斌为代表的学生团队自主研发出“全太阳能无人飞行器”,该作品在韩国国立木浦大学举行的国际2015CORE可再生能源技术顶尖设计大赛中“以突出的太阳能在航空领域的创新设计和应用及优异的现场表现”从各参赛队中脱颖而出,一举摘得特等奖桂冠。荣誉的取得来自团队中有志创新的精英学子们日以继夜的精力投入和汗水挥洒,更得益于昌航教师独到的创新思维引导和创新能力培养,以及校园内浓郁的创新氛围。

 

萃智创新学问大,带你“脑洞”大开

  说起荣获国际奖项的“全太阳能无人飞行器”,它的来头可是不小,2014年底的全国萃智创新设计大赛上,它就曾以“太阳能无人机”的雏形崭露头角,取得全国五个特等奖之一的荣誉。从全国奖项到国际奖项,这小小作品的构造细节和制作工艺不断被创新完善着,在它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同时,也为我们悄然揭开了萃智创新理论的神秘面纱。

  萃智理论是一种与传统创新理论迥然不同的创新方法论,它总结思维创新的规律,归纳发明创新的方式方法,帮助所学者顺利打破思维定势,是激发其创新的捷径之一。“萃智创新理论对大学生的教育实在有益,尤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块的作用十分显著,不仅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还能让他们在创新思维的启迪下解决问题,接触过这套理论的学生都受益匪浅。”“全太阳能无人飞行器”研发团队的指导老师王庆说。王庆深受萃智创新理论之益,直言该团队的优秀成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萃智理论对整个团队师生的方法引导,这套逻辑性极强的创新方法学指引着他们打破惯性思维,以科学的方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件作品使用的新型轻质量太阳能电池组件就是他们在萃智理论的指导下自主创新研制的,这套理论也帮助他们克服了许多制作中遇到的思路难题。

  深知萃智理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在日常的课堂、实践和考试中,王庆极力推崇着萃智创新理论的学习和应用,指引着学生的创新热潮。课堂上的王老师善于采用引导式教学,将抽象化的萃智创新方法融入教学,使其更形象化并易于理解。《职业生涯规划课》中,他引导学生使用萃智创新理论中的“提高理想度法则”来规划自己的职业走向,让每个学生以发散性思维去思考自己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再以提高理想度的思路从中筛选和排除,不断提升要走的每一步的价值,综合制定出与自己实际相契合的最理想的职业规划。在自己教授课程的考试中,他则跳出固有题型考核的呆板模式,考试内容不设限,考生参加科普竞赛、申请专利、发明创造小作品都可以作为考试成果,只要学生实现了思维或是方法创新,他都会给学生打个大“”、评个高分。“老师对我们的创新指导主要是思维方面的全面性指导,不局限于学科和技术,他以项目为引导,帮助我们萌生想法,打开思路,创新的点子也就多了,遇到问题也不会再钻死胡同,反复失败后的成功总让人成就感很强。”近日正在王老师的指导下研发作品的大二学生陶则旭讲到。

南昌创新创业基地大门

  王老师对学生的创新引导不仅体现在讲堂和考场上,也渗透在他的第二课堂——创新实践中。王老师带动创新爱好者们成立了大学生萃智创新协会,这个目前200余人的集体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萃智角”。他还创建了江西省创新方法培训中心南昌航空大学培训基地、江西省南昌航空大学科普教育基地,创建了南昌航空大学科普创新群,QQ群内的500余人都是凭着对创新实践的兴趣自主加入的学生。王老师为昌航学子搭建起了立体化的创新平台,为的就是鼓舞大家创新的热情和信心,并为大家提供跨学院、跨学科的交流机会,鼓励大家自主建立创新团队,投入到项目的制作中去。

  此次赴往韩国参加比赛的团队成员正是来自于王老师搭建的第二课堂中,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和年级,各有所长所以优势互补。萃智角和QQ群里的其他学生也没有辜负王老师的一片苦心,QQ群中每天的讨论可谓是热火朝天, QQ上的群图像总是闪动个不停,那次次跃动仿佛就代表着学生们求知的热情。

  在王老师的萃智角里,还有着以老带新、推陈出新的传统,以老带新便是老生带新生,以此实现每个项目在技术操作上的传帮带,推陈出新则是在以往项目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所谓创新,其实不一定非得从零开始,而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改良和进步,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将会更上一层楼,获得更大的创新成果。”王老师说道。从09年制作出第一架太阳能飞机后,王老师带领自己的团队成员不断革新思路,在之后的理念、设计、制作、外观、实用等方面不断创新,才有了更多奖项荣誉的获得。

 

创新热潮看环化,教书育人有“”招

  纵观昌航全校的学生科技创新热潮,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一马当先,在本科生学术研究、科技竞赛、成果转化上都求实求新,以创新式培养助力环化人才的成长和优秀项目的推进。在第13届挑战杯江西赛区比赛中,环化学院的参赛项目问鼎赛区冠军,并在全国总决赛中,实现了昌航挑战杯国赛一等奖零的突破与总成绩分数及全国高校排名创新高。更可喜的是在2014年组建的环境光催化及资源循环利用学生科技团队获得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这也是我校在国家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突破。这些荣誉背后,是环化学院有法可循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小平科技创新团队”指导老师邹建平看来,创新讲究方法和实践,就从科技创新来讲,每个项目的基础研究中都包含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和应用,鼓励这些基础理论的原始创新是环化教师一直奉行与推崇的。就拿环境光催化及资源循环利用团队来说,该团队践行"创新、实践、守正、出奇"的学术宗旨,在环境光催化及废旧锂电池回收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实现了多重意义上的技术创新,总的说来可谓"三新"。

一新,新项目,该项目本身的创新点便可圈可点,它所针对的环境污染及资源短缺问题正是当代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借以环境光催化技术解决这些问题,则是该项目在方法上的创新。二新,该项目的材料和体系应用方面的创新。这第三新,则新在项目的成果转化带来的经济效益上,这一项目极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资源的循环利用,废弃物中有价值的金属物质得以回收再用。日前,该项目已经进入成果转化的中试阶段,上饶鼎鑫金属化工有限公司将其项目成果应用到了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反馈评价良好。

引导学生实现创新的前提应该是让他们明确两个学习层次,一是要让大家了解各类知识及其形成过程,知晓这些知识从无到有的发展细节;二是要大家把握这些知识间的内在逻辑,从思维上培养起创新的主动性,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把握知识的脉络,站得更远也就更容易找到创新点和突破口。”提到该创新项目的顺利完成和良好的后期反馈,邹建平老师感受颇多,在他看来,好项目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实现创新,要以好课题为载体,以好平台为依托,再加之老师的创新引导为其助力。

团队项目上的创新引导使得环化学院满载科研硕果,在向来提倡“教学、科研不分家”的环化学院,也在推进着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把创新思维的启迪融汇在课程的教学中。日前,环化学院正逐步普及着案例式、启发式、探讨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就要求教师的备课方式要革新,学生们接受知识的方式也从被动转向主动。尽管师生要完成好这样的课程传授很费精力劳心力,但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在这个更看重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时代,环化教师们笃信,这样的教学模式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涵养,以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九届“三小”项目组参观大学生科技作品

  所谓教书育人两不误,环化学院在育人方面不断出新,创造性的将教书和育人进行有机的结合,创立了知识育人——实践育人——创新育人——思想育人的新方法和新理念。这种新的育人方法突破了传统育人过程中将教学与育人进行离散化处理,克服了在对学生思想教育中采用的说教式的方法,它是将全面培养优秀人才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和育人方法在对学生埋头写动手做张嘴说的能力培养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勤思考、善思考的习惯,而且更重要的是强化对学生品性修为的塑造,尤其对团队协作、友善、诚信及社会公德等方面的培养,以便真正达到塑造品质、启迪心智的作用。“老师在日常教学和科研中都十分注重对我们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学习基础知识开始,就鼓励我们学习思路创新,发散思维想问题,从对知识一无所知到形成自己思路的同时,我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虽说寒暑假都留在学校里做实验赶报告,自己苦了点,收获却特别多,特值。有了创新性思维,我也能在脑海里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了,原本零散的知识点都慢慢形成了体系,理解了多种学习方法的运用,各个学科自然融会贯通。我还很欣喜地发现,自己的写作和表达能力也在不断锤炼中提升着,真是一举几得。”目前在“环境光催化及资源循环利用”团队中挑大梁的大三学生朱红允说道。

 

教有所成   创新之花处处开

  创新理论有法可循,创新方法有处可寻,新颖的理论体系辅以革新的教学方法,这两新齐备才能孕育出光鲜的创新之花。萃智创新理论的兴起和环化创新教育及实战的成果都只是昌航创新大蓝图下的缩影一二,近年来,学校正以肥沃的土壤和辛勤的浇灌育得校园内创新之花处处开。

  学校以机制、项目、基地、竞赛、氛围五大建设为主线,整体构建、全面推进,建立了航空特色鲜明、成果汇聚突出的一体化进阶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努力践行着五大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补融合、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的内在融合、自主选题与教师课题的互动融合、大众培养与精英化发展的双向融合。

  在昌航有一个学生都熟悉的名字,叫“三小”——指的是学校团委开展的“小发明、小制作、小创作”项目申报平台。项目化的牵引,成了结合学生、教师、选题和管理的最好方式。在项目选题上,学校坚持以教师科研项目为依托,将学生的自发兴趣和自主研究与教师的专业研究相结合,使得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直接建立在了教师长期研究的成果之上。近三年,该项“三小”共立项项目1300余项,参与申报同学累计万人次,极大地提升了同学开展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此外,学校注重整合校内资源,“点线面”相结合的基地平台孕育而生。所谓“”是指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线”是指以基础实验、专业实训和项目研究为一体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而“”是指全校所有可以用于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场所和机构,全方位立体式地为学生创新提供保障。

体制的激励、项目的牵引、平台的给力,造就了昌航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累累硕果。三年来,昌航学子共发表学术论文587篇、受理专利338件(其中授权一百多件),省级以上竞赛获奖1271项,国家级奖项500多项。

管窥昌航创新蓝图,我们欣喜地看到,南昌航空大学正播撒着无数颗创新的种子,这种子随春风飘落在昌航的每一处角落,扎根在昌航有志创新的师生心里,自此生根发芽,在理论的浇灌和实践的庇佑下成长,它蕴育出的创新之花已经开遍昌航,也开在每个昌航学子的心上。(舒越 韩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