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提速 实干兴农 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17.01.2014  20:45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分管省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省直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江西省农科院党政领导班子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1号、省委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团结和带领全院干部职工,开放创新,凝心聚力,实干兴院,全面完成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三农”等工作任务,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效。

一、促粮丰产科研成果取得重大突破, 获奖质量和数量显著提升

由我院主持的“长江中游东南部双季稻丰产高效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我省迄今为止种植业领域唯一一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项目,是一次重大突破。该项目创新了双季稻前期早发与精确定苗关键技术、突破了双季稻中期控蘖壮秆关键技术、揭示了双季稻后期早衰机理,研发出防早衰技术,在全省累计推广4066.8万亩,为江西粮食生产“十连丰”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继80年代我院获得三系杂交稻国家特等奖以后,参与完成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今年又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我院主持的“双季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稻瘟抗性评价及抗瘟水稻品种推广”获得2011 -2013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双季稻分蘖调控关键技术及其高产优质栽培研究与应用”、“苦瓜强雌系优异种质创制与赣苦瓜1、2、3、4号品种选育及应用”等4个项目通过2013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奖复评。

二、以项目为抓手,科技创新能力取得重大突破

2013年,全院承担国家和省级等各类科研项目456项经费9000多万元。其中,新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重大、重点科技项目10项。继“水稻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项目落户我院后,“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江西科学观测站”、“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双季稻营养与农业环境科学观察试验站”等3个国家实验室建设项目于2013年启动,落户我院。2014年“农业部南昌作物有害生物观测实验站”、“东乡野生稻野外观测实验站”等2个国家实验室建设也将有望落户我院。

三、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优化升级,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培养和引进领军人才,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到2013年我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87人(二级研究员20人)、副研究员132人,博士82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41人、享受省政府津贴专家8人,省级学科带头人9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井冈之星)3人,赣鄱英才“555工程”14人,全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4人,国家公益性(农业)科研专项首席专家2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4个、试验站站长9个,省级创新团队5个。全院初步形成了以颜龙安院士为代表、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学科带头人队伍和人才梯队。

四、服务 三农 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

1 .积极推介促农增收的新产品。 成功举办第十三届世界芦笋大会暨南昌国际芦笋产业展览会。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由我院作为主要承办单位承办的第十三届世界芦笋大会暨南昌国际芦笋产业展览会取得圆满成功。现场完成产品签约金额1200万元,扩大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在芦笋产业交流与合作。

开展“四个万亩”示范工程,科技成果转化大幅提升。全年共展示了49个新品种,推广了36项农业生产新技术,开展相关科研实验79项,实施范围涵盖了我省大部分设区市,示范基地总面积超过3万亩。

2 .开展 五百 科技服务活动。 全年共组织了高级专家131人,在粮食、蔬菜、瓜果、养殖等领域,带动一批基层的专家服务了273个种植业和养殖业大户、农业合作组织或农业龙头企业,科技人员下乡服务人(次)达到了2896人(次),开展了培训332场(次),培训基层科技人员和种养专业人员约10000人(次),主要推广新品种30多个,推广项目或技术(项)达到146项。

3 .选派科技人员到基层挂职锻炼。 2013年选派了7名青年科技人员到莲花县各乡镇挂职锻炼,服务“三农”工作1年,积极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献计献策,帮助基层协调解决许多自身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得到当地乡镇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肯定和好评,较出色地完成了服务“三农”的各项任务。

五、推进科技合作取得新成效,对外交流合作进一步加深

1 .扩大了院企合作和省院合作的范围,加大产学研的力度。 一方面,我院积极与强院、大学开展科技合作。2013年我院继续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名院名校开展省院合作,确立了一批新的合作项目;另一方面,我院继2012年与萍乡市政府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后,2013年我院分别与宜春学院、吉安市政府、宜春市政府、万年县政府、三清山管委会等政府机构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再一方面,我院积极与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和对接,与40多家省内知名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效合作关系。

2 .组织和参加各类大会,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 一是积极组织科技人员参加学术会议;二是组织科技人员参加科技新成果展示交易会。 我院研发的3个芦笋新品种、3个辣椒新品种等一批成果在第九届金华•华东农业科技新成果展示交易会上进行了展示。同时与相关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

六、突出重点,实现科技创新能力有新的提升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江西省农科院将秉承“开放创新、求真奉献”的理念,把我院建设成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业科技成果试验应用中心、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中心、农业高端人才和实用人才的培养基地。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创新提速,实干兴农,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为振兴江西农业和农村经济贡献力量。2014年,江西省农科院将围绕以下工作,争取有新的突破:

1 .深化科技合作的体制机制创新。 加快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的协同创新,启动建立以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院士等高端领军人才的引领作用。加快与地级市科研院所协同科技创新的步伐。

2 .强化科技创新,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继续深入开展产业调研,积极组织重大项目的申报,在申报国家重大项目上有新突破。加强农业应用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组织重大农业科技攻关,着力研发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工艺,服务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3 .推进 五百 科技服务和农业信息化服务,加快农业新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