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改革 谱写素质教育新篇章

09.10.2014  10:13
创新改革   谱写素质教育新篇章 - 江西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来源: www.jiea.cn

      本学期,学院新修订了《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以下简称《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出台后,学工处组织辅导员、各系部组织班级进行了认真学习。学院为什么要重新修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新修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与之前的《学生素质教育评定管理规定》相比有哪些亮点?其核心理念是什么?学生素质教育评定管理规定》解决、弥补了以往素质测评办法的哪些问题与不足?对此,记者采访了学工处处长郭青山。

      记者:郭处长,您好,各系辅导员已经将学院新修订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组织各班进行了文件学习,与学院之前的《学生素质教育评定管理规定》相比,新的测评办法在评比内容和条款细化上都有着较大的变化。那么我们想采访一下,这次综合素质测评办法修订的初衷是什么,它又有着一个什么样的修订背景呢?
      郭青山:随着时代发展,国家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对综合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渐高涨。我院作为省级高职示范校,一直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坚持育人为先,德才兼备的教育理念,学院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极为重视,并把此项工作作为学院战略发展和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同时考虑到国家对大学生的资助力度加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结果又是各类学生奖励、评比的先决条件,为充分体现公平和正义,激励和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学院在原《学生素质教育评定管理规定》的基础上修订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
      记者:我们新修订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呢?它解决、弥补了以往素质测评办法的哪些问题与不足呢?
      郭青山:实施综合素质测评是为了能对大学生有一个总体评价,大学培养和评价学生的标准要尽量能与社会接轨,本测评办法核心理念就是给学生一个导向,告诉学生,什么样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进入大学应该给自己定一个怎样的目标,让学生根据测评办法知道如何有主有次地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本测评办法是在原《学生素质教育评定管理规定》的基础上修订的,主要解决和弥补了以下四个问题和不足:1、过去的评审时间是在开学初评定上学期的测评分数,班级测评小组可能会受到考试成绩排名的影响,对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倾向性打分,忽略了其它测评项目的地位。新修订的办法要求在每学期末考试前就对每个学生在该学生的思想与品行素质、实践与创新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进行测评,在考试结束后根据考试成绩分数综合生成测评结果,从程序上保证了综合测评的真实性。2、过去的评审是直接由班级测评小组给每个学生打分,新修订的办法是由学生本人对自己进行初评后,再由班级测评小组和辅导员根据日常工作记录对每个学生自我评定分值进行审核,测评打分由下至上,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测评打分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民主。3、学生的每项测评分值结果经过系党总支审核后,辅导员将每个学生的分值录入进教务管理系统,进入系统后数据原则上不修改,这一程序的变化能够很好的杜绝各类“找关系”、“打招呼”的现象,为综合素质测评营造了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4、由于我院学生规模大,辅导员少,在日常工作中学生干部为辅导员完成了大量的辅助工作,在综合素质测评的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干部可能会有居功自傲的心理,甚至产生私心,尽量将自己的测评结果高分化,更有甚者偷偷违背评比条例,给自己随意加分。新的测评办法将每个奖励分和扣分的项目都细化列出,并要求每个加分项目都上附加加分佐证材料,有效监督了测评的每一个环节,保证了测评结果的真实性。
      记者:郭处长,那您能介绍下我们《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出台的程序和群众基础吗?
      郭青山:这次修订的综合素质测评办法是在过去多年测评工作基础上的完善、总结和发展的成果。本测评办法由学工处学生教育管理科组织几位学生管理一线的教师负责起草,他们之前做了很多关于学生综合评价和人才评价的相关研究,每一项分配多少分,应该占多大比例,都有相应的科学公式,各项权重都经过统筹核算;学工处的全体工作人员对文件拟稿进行了多次讨论研究,并在各系党总支书记、团总支书记和学生干部代表中广泛征求意见;最后由院领导对文件条款逐一审定才最终定稿。可以说,本测评办法是来自于学生管理一线,又服务于学生管理一线,来自于人才培养实践,又服务于人才培养实践。在后期,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测评办法的宣传力度,引起学生高度重视,让每一位学生理解和掌握测评办法的目的和意义,认真对待综合素质测评;同时我们会与学院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认真开展测评工作,促使测评结果得到良好运用,真正发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