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科技管理举措 服务经济建设大局为全力打造核心增长极增强动力

17.01.2014  20:44

南昌市科技局

 

2013年,南昌科技工作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产业科技协同创新为主线,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抓手,牢固树立抓科技就是抓经济的理念,紧紧围绕打造核心增长极这个中心任务,不断创新科技管理举措,服务经济建设大局,着力在强化政策聚焦、投入聚焦和服务聚焦等三个方面下功夫,较好地发挥了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南昌市连续六次被国家科技部评为“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南昌市科技局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一、强化政策聚焦,大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我市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和《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动科技协同创新的决定》的战略部署,以出政策、育环境为重点抓手,大力营造科技创新创业文化生态,进一步提高科技资金扶持技术创新的力度,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共南昌市委、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科技协同创新的实施意见》、《南昌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管理办法》、《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科技局关于加强科技入园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等三个文件。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深入推进科技协同的实施意见》重点围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等五个方面内容,出台了20项政策措施。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研发平台、特色产业基地、科技孵化器、科技合作研发机构、科技进步获奖项目等分别给予100—30万元的奖励或补助;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给予10万元的补助;对企业和个人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一次性分别给予5000元、1000元的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新产品,投产后一次性分别给予10万元和3万元的补助。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进一步调动了全社会创新创业的积极性。2013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6190件,比上年增长36.7%,占全省总量的36.55%;专利授权量达到3380件,增长12.6%,占全省总量的33.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456件,占全省总量的 49.4%;全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32件,在全省率先提前达到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3件”的目标。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7家,比上年增长49.6%,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99家。开发重点(优秀)新产品157个。技术市场交易额达到1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59%。

二、强化投入聚焦,提高科技资金使用效益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加大科技投入、创新投入手段,提高投入效益摆在突出位置。主要做了三项工作:

(一)加大市财政科技投入,确保财政科技投入法定增长

2013年,市财政安排科技专项资金共计1.3亿元、安排国家半导体照明示范工程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专项资金4000万元、安排知识产权专项资金500万元,财政用于科技投入的资金达到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9 %。

(二)加大财政科技投入聚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一是 聚焦重点产业。围绕打造四个千亿产业和五个五百亿产业,市财政科技投入资金安排支持产业技术创新的经费达到1亿元以上,接近经费总额的80%。 二是 聚焦重点产业园区。加大对三个国家级园区的支持,安排支持三个国家级园区企业技术创新的经费共计6735万元,达到市科技投入资金总额的57%以上。 三是 聚焦科技重大项目。市本级安排科技重大专项7000万元,其中:4000万元支持硅衬底LED技术优化和应用开发,1000万元支持LED产业其它关键技术研发,2000万元用于支持15个科技重大专项,重点支持了汽车制造、新材料、光电等五大领域。

(三)加大科技和金融结合力度,探索市场配置科技投入途径

一是 设立科技保险专项补助资金,建立科技保险补偿机制。为全市21家科技型企业发放科技保险补助资金267.37万元。 二是 设立科技担保专项资金,启动科技担保机制。成立了南昌市首家科技担保公司,与南昌银行、浦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五家银行签订了合作协议,授信额度达到5.75亿元,为77家企业提供了贷款担保2.66亿元。 三是 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项500万元,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为12家企业争取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1.2亿元,发放质押融资贷款补助25.09万元。 四是 组建创业投资机构,开展科技创业投资。成立了南昌新世纪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南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三、强化服务聚焦,全力提升科技工作实效

我局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创新服务举措,做到科技工作重心前移,服务位置靠前,使科技工作更加接地气,惠民生,得民心,有干头。主要做法:

(一)搭建平台,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条件

主要是建设南昌科技创新中心。2012年,市政府已批准立项,总投资约2.0亿元,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重点建设八个创新创业服务载体,为社会公众提供科技公共服务;其次是建设市、县(区)、产业园区科技网络平台。以市政府名义下文,明确用五年时间建设,由市、县(区)和产业园区财政共同出资2250万元,其中,市财政安排1125万元,县(区)和产业园区按1:1配套;再次是鼓励支持企业建设研发平台,推动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目前,全市拥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332家,其中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重点实验室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5家、重点实验室90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9家、重点实验室49家。

(二)培育队伍,组建专业化科技服务团队

一是 组建产业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充分发挥省会城市高校和科研机构集聚、人才资源丰富等创新要素优势,结合产业技术创新需求,由市科技部门牵头、组织全市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区外高端创新型人才,依托科技型企业,组建了33个产业优势科技创新团队。 二是 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按照产业技术领域分类,发挥企业界、知识界、产业行业协会人才、技术、装备等资源优势,促进企业优势互补,形成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合力,实现抱团发展格局,打造产业“航母舰队”,先后组建了汽车制造、半导体照明、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有色金属等11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其中,依托中国瑞林公司组建的有色金属短流程节能冶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已上升为我省唯一的国家战略联盟(试点)。 三是 组建科技特派员队伍。经过多年的遴选,按照优胜劣态的原则,目前特派员队伍稳定在120人左右。三支队伍成立以来,市科技局采取组织团队科技人才和专家进园入企等办法,主动为企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建言献策、提供技术咨询等。先后服务企业和农户1200余家,实施科技项目110余项,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近600个。

(三)招才引智(资),实施 洪城特聘专家 洪城计划

按照科技和经济发展总需求,面向海内外引进了一批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带团队的领军型创新创业高端人才来昌创新创业,共引进项目41项,扶持资金1780万元。其中,“洪城特聘专家”30个,扶持资金900万元,“洪城计划”11个,扶持资金880万元。

(四)争政策,指导产业园区和企业争取上级支持

2013年,南昌市被国家科技部、中宣部等四部委认定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南昌高新区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桑海生物高科孵化器有限公司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市企业争取国家和省级科技立项320项,资助资金达到2.1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