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参事议事新平台 大事小事群众来评说

20.10.2014  13:20
  本报讯 新法制报记者廖世杰摄影报道:为了进一步树立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给群众提供一个参事议事的新平台,浮梁县从今年2月起,在全县范围内推行群众说事制度,相继在151个行政村建立群众说事室,在17个乡镇建立群众说事中心,实现群众参与乡村事务管理,监督乡村执政行为,切实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大事小事群众来“说事

  在浮梁县兴田乡家山村8月28日召开的说事会上,村民叶庆丰反映,由于附近国有林场主伐开路,造成龙源河道淤塞,要求尽快予以清淤。会后,村干部先后两次找到林场进行协商。9月下旬,投资12万元的河道清淤工程全部完工了。

  这是群众说事制度带来的明显作用,像这样的例子在浮梁县举不胜举。

  10月17日下午,“和谐平安赣鄱阳行”采风团记者来到该县湘湖镇双凤村的群众说事室,了解到该村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群众说事”制度工作领导小组,每次“群众说事”情况都要形成台账并入档案。

  据介绍,该村每周选一天为群众说事日,由村“两委”干部轮流值班,在说事室接待群众说事。相对应的,设置在镇里的群众说事中心,每月也会选一天为说事日,由一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不少于2名机关干部接待群众说事。

  双凤村村支书彭四清说,群众说事制度实行以来,大到村级公路、水利工程建设,小到邻里纠纷、工程施工的材料好坏等“鸡毛蒜皮”的事情,群众评议、群众评理、群众监督,村干部们感觉身上的压力和担子重了,但群众对政府的感觉亲了。

  浮梁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占海英告诉新法制报记者,该县要求乡村干部将“群众说事”里的“”一一记录在册,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后,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力求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为了及时办事,每个村每季度末的说事日统一定为评事日,参加评事的人员有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各村要根据评议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促进“群众说事”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重点难点工作 推行更加顺畅

  记者还了解到,浮梁县各乡镇充分利用会议、专栏、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发动,使“群众说事”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为。

  浮梁镇旧城村为了努力打造和谐平安村,结合“群众说事”制度创设了“五老说事”模式。即由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老军人、老劳模等组成“和谐平安理事会”,分设在各自然村,这些“和事佬”常常走村串户,及时化解基层矛盾,自觉宣传惠民政策等,深受村民欢迎。

  “群众动动嘴,干部跑跑腿。”许多受访群众表示,“群众说事”说的是群众的事,体现的却是党和政府的亲民、为民情怀。乡村干部们也明显感觉到“群众说事”制度推行以来,实施村级重点项目、评低保户等重点、难点工作推行起来更顺畅了,工作效率更高了。

  根据统计,目前浮梁全县各乡镇群众说事中心和村群众说事室已受理“说事”5200多件,解决3900多件,1200多件正在协调解决中。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