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视网评]别见了干部义务劳动就贴“作秀”标签

31.08.2014  22:45

  8月30日上午11点58分,网友发微博称,去毓秀山爬山,偶遇新余市委书记刘捷在山上捡垃圾。微博发布后,不少网友表示对“偶遇”反感,怀疑刘婕书记捡垃圾行为只是“作秀”,而微博博主也难逃一劫,被网友骂的够呛。(8月30日 人民网)

  近年来,关于市民偶遇领导干部下基层参加义务劳动的新闻屡见不鲜,不少网友也逐渐对“偶遇”产生了反感,纷纷为涉事领导贴上“作秀”的标签。对于作秀之说不少官员有口难辩,最终导致类似“领导担心被疑作秀取消慰问活动”的事情发生。

  官员参加义务劳动是好事,为什么有群众频频发出质疑?一个重要原因是,群众见多了虎头蛇尾的场面,因此,对那种“说一套做一套”的“过场”行为已经十分厌恶。客观地说,群众的质疑也不无道理。中国人讲究“观其言、察其行”,对干部的评价也是这样,群众不但要听干部怎么说,更在看干部怎样做。

  有些干部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却很少落实;有的领导规划的蓝图非常美好,却总也实现不了;有的部门大张旗鼓地搞“行动”、搞“治理”,最后却不了了之……这些抓眼球、摆样子的做法,伤透了群众的心,于是现在只要一有官员下基层做实事,就难免会有人会质疑是面子工程,是装腔作秀。

  “作秀”,一般就是拿拿样子,摆摆架子,“晚娘亲妗子,热闹一阵子”,专门做给别人看的。而在不少人眼中的新余市委书记刘捷,却不是这样的人。以此次捡垃圾来说,新余市委宣传部透露,刘捷捡垃圾一事并非政府组织,但在意料之内,因为“刘书记执政倡导志愿服务,但他比较低调,也没有给我们打过招呼”。

  说起“作秀”,刘捷已经不是第一次被贴上这样的标签。去年4月,新余当地一农妇产下三胞胎男婴,却不幸均患重病,此事经媒体报道后,社会发起“好心人,吃碗粉救救三胞胎”的微博在网上热传。时任新余市市长刘捷便带头前往吃粉并被网友发现,此举亦被一些网友解读为“作秀”,但在其前往吃粉后掀起一轮的吃粉救人高潮,半个月时间,爱心善款突破17万元。

  笔者认为,市委书记捡垃圾也好,带头吃粉也罢,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在整个事件中有很好的示范作用,不仅营造了浓厚的道德氛围,也向社会发出了一份公益倡导。我们无法苛求“高大全”式的完美典型,但对于这种充满正能量的道德之举,我们也不该用“作秀”一律封杀。

  而且,如此的“捡垃圾”,并不出自文件要求,完全是出于责任感的“习惯”,正因这是一种自觉,让一个市委书记成了一个老公益人,就更不容易,也愈显其可贵。虽说“捡垃圾”不是领导的职责,但毋庸置疑,于当下,在全社会形成讲文明讲卫生的风气,需要这样的推动。

  或许,“捡垃圾”过于琐碎,琐碎到更容易让人觉得是“作秀”。现在不少地方的领导,大多把政绩理解成轰轰烈烈地上大项目,动辄就是大手笔,形成了“办大事者不拘小节”的思想,“捡垃圾”自然会让他们不屑。然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各地政府和领导的为政目标,所以毫无疑问,官员为把群众创造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放在首位就越显重要。如果一定要说这是一场“作秀”,那这个秀作的很漂亮很应该。(胡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