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50万购真钻教学生鉴宝”到底值不值?

25.09.2015  10:59

  22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大二宝石材料工艺和珠宝鉴定专业的学生刚到教室就惊呆了:本学期第一次钻石分级课开课,老师拿来了100多颗真钻石。为让珠宝鉴定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上亲身接触到真正的钻石,提升鉴宝水准,开学初,学校专门花50多万元订购了一批钻石。(9月23日《武汉晚报》)

  乍听之下,令人咋舌,为教学生鉴宝,高校竟花50万购真钻石,消息一出,人们几乎条件反射般地质疑,这是不是太奢侈了?更有想象力丰富者臆测,如此这般下“血本”,钱从哪里来?真实动机何在?虽然非议颇多,面对这批“真家伙”,上课的学生却既激动又兴奋,纷纷表示“实在是太幸福了”。那么,如何解读该高校的这一行为呢?笔者以为,此举并无不妥,理由如下——

  首先,目的明确,与该校专业课程设置十分匹配、契合。事实上,购买这批钻石并非某领导突发奇想空穴来风,也非出于“炫富”、炒作之需,而是针对该校“宝石材料工艺和珠宝鉴定专业”的学生。以真钻石作教学样本,走出了以往“空对空”式的理论说教,教学质量和效果自然更有保障。既然对学生、学校和社会形成了“双赢”甚至“多赢”的格局,又有何不可?

  其次,保管到位、管理严格,可长期重复使用。据悉,为保管昂贵的上课道具,该校建立了严格的保管机制。每节钻石鉴定课专门有两名老师,互有分工、互相监督,比普通的宝石鉴定课更加严格。一批真钻花费50万,听来吓人,但长期重复使用之下,成本不断被“摊薄”,则成了“稳赚”的买卖,何乐而不为?

  最后,属“量入而出”之为,“效益”十分明显。很多人误解此举,源于对50万“巨款”以及通常作为奢侈品而存在的钻石的直观感觉。事实上,在高校教学仪器、各类标本的采购中,很多器件都价值不菲,学校能一次性拿出50万用于支持相关专业的教学,本身也体现了一种坚挺的实力,表达了一种明确的态度,何错之有?

  综上所述,武汉该高校出于教学目的花“巨款”购回此批“真宝”,并无任何不妥。当然,其他高校或机构是否能够、敢于借鉴这样“前卫”的做法,则尚需客观、审慎地综合评估自己的专业设置、财力、教学水平等,切不可盲目“复制”,“一窝蜂”式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