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3前夜出逃之时:林彪楼内竟放着香港搞笑片

31.08.2015  18:13

  《北戴河往事追踪报告》 作者:徐焰 版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71年夏秋之交的北戴河,早就没有了“文化大革命”前的热闹场面。当年经常到这里来的老一辈革命家,大都在那场运动中被打倒或“靠边站”,以及发配农村干校。

  连干部疗养本身,也被当成“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批判。

  过去夏季喧闹的十里海滩,此时显得很安静,多数地段人去楼空。只有少数身穿军装,此时还保留着特殊权力的人能在别墅区出入。

  在原来的中央常委中,毛泽东已不到北戴河来休养,此刻他年纪已大,身体日渐衰老,已失去了搏击大海风浪的能力,所以愿意到南方而不再来北戴河。周恩来自“文化大革命”后一人撑起主管国家经济运转的重任,日夜奔忙而没有闲暇,根本谈不上疗养。刘少奇、邓小平已被错误地打倒,陈云则已经“靠边站”,在党的九大上勉强选上个中央委员。朱德此时虽勉强保留在中央政治局内,却被当成“老右”的代表,夏天有时还到北戴河来住一小段。此时中央领导人中到北戴河海滨居住时间最多的,就是林彪。

  当时林彪所住的房子,在距北戴河西海滩两公里处的联峰山松树丛中,那是一幢两层的小楼,为中直疗养院96号楼(现在编为62号)。

  说来具有讽刺意味,当时的“文化大革命”把疗养这类事情都当成“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和“修正主义”来批判,然而极少数被标榜为“无产阶级司令部”里的人,特别是那个林彪,倒是在登峰造极的“革命化”运动中仍享受着特别的疗养待遇。他公开鼓吹横扫“封、资、修”,破除所谓“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自己的老婆和儿子却追求和享用西方的奢侈品。老百姓只剩下8个样板戏可看,林彪在北戴河住的96号楼中放映的却是进口影片,直至“九一三”前夜出逃时楼内还在放映香港的搞笑片……

  了解真相的人,会认定这是最典型的虚伪,而林彪解放后的地位升迁,恰恰又是同这种虚伪联系在一起的。

  当年林彪在台上时,曾被吹得神乎其神。“九一三”后开展批判时,他又被说得一文不值,是什么“不读书、不看报、不看文件的大党阀、大军阀”,历来也不会打仗,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