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集《后六十种曲》 填补戏曲研究史上的空白

17.01.2014  10:51

  经过50多位戏曲专家历时6年的努力,在400年间2万多部剧本中挑选出来的戏曲剧本精品集《后六十种曲》近日出版,这是我国戏曲研究的重大成果,填补了戏曲出版方面的一项空白。

  明代末年,著名出版家毛晋刻印了戏曲剧本集《六十种曲》,收录了《琵琶记》《牡丹亭》《鸣凤记》《玉簪记》等以昆曲传奇为主的剧本60部。400年来,它不断地被再版、翻刻,成了人们了解、阅读、研究、上演传奇经典的重要资料。然而,自明末之后的400年间,戏曲虽然比起之前更为繁盛,尤其在乾隆之后先后产生了300多个剧种、上万部剧目,但却没有人像毛晋那样从曲海词山中披沙拣金,精选善本,编辑出版。

  戏曲研究专家朱恒夫为了填补这一出版史上的空白,在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全力支持下,邀请当代一批顶级戏曲学者与编剧加盟,带领数十位戏曲研究者按照《六十种曲》的编辑方法,从明末至当代,精选了60部剧本,又附录了20部剧本,经过6年的艰苦努力,终于编成《后六十种曲》。

  《后六十种曲》所选录的剧本既有传奇的经典之作,如《桃花扇》、《长生殿》、《风筝误》、《雷峰塔》等,又有曾经在戏曲发展史上发生过重大影响的作品,如京剧的《玉堂春》、《霸王别姬》,秦腔的《一滴血》,湘剧的《鹦鹉记》等,更有当代的戏曲杰作,如《团圆之后》《连升三级》《易胆大》《金龙与蜉蝣》等。它勾勒了自明之后戏曲发展的轮廓,是学习戏曲史的重要参考资料。戏曲专家称赞此书为继毛晋《六十种曲》之后的又一部里程碑式的戏曲精品选本。 (宣文)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

高山族:高山族儿女有句心里话
微风徐徐,山雾袅袅,一路循着茶香,上饶之窗
仫佬族:以梦为马,绣出仫佬人的中国梦
广西罗城县是我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