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激活力挖潜力聚合力优化干部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聚焦中心任务,突出主责主业,履行好监督责任,今年3月以来,吉安市纪委监察局针对人员编制较少、办案力量不足这一实际问题,采取竞争性选拔、双向选择、优化组合等措施,对机关室主任以下干部进行重新配备,对委局领导分工进行调整,进一步激发了队伍活力,挖掘了干部潜力,增强了办案合力。
一是竞争上岗,激发队伍活力。将机关缺配的10个科级干部职数拿出来进行竞争性选拔。为体现被选拔者“群众公认”和“综合素质占优”原则,避免以票取人和唯考取人现象的发生,竞争性选拔采取民主推荐和笔试相结合的方法。在分值设计上,民主推荐占60%,笔试占40%。笔试注重测试竞争者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应知应会业务知识的掌握能力。最终,10名综合素质强、工作实绩好、群众公认度高的干部,从20名参选干部中脱颖而出。通过竞争上岗,进一步树立了“重公认、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有效激发了干部学习和工作热情。
二是优化组合,深挖内部潜力。以现有领导职数和干部编制数为基础,对各室需配备副主任职数和干部人数进行重新分配、整合优化,改变原有部分室力量配备不均衡、与所承担职责不匹配的情况。采取“先定室主任、再定室干部”、“主任选干部、干部选主任”、纪委常委会集体研究确定的方式进行人员双向选择;同时,充分考虑干部个人的性格、特质、专业所长以及工作岗位需要,最大程度地做到人岗相适、合理搭配。通过调整,有17名科以下干部岗位进行调整,占到机关科以下干部的48.6%,既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又让一批干部得到多岗位锻炼。
三是突出主业,强化办案合力。强化对办案工作的领导。对委局领导分工进行了重新调整,4个办案室由过去的一名副书记主管改由三名副书记分别主管,市纪委常委和市监察局副局长共同协管。目前,有7名委局领导分管办案,占到班子成员的2/3。集中优势兵力向办案一线倾斜。将年轻有活力、有公检法工作背景和财会、审计专业对口的同志充实到在办案业务室,将一些有办案经验的同志调整到党风政风监督室等涉及办案业务室。通过调整,办案业务室增加6名干部,4个办案业务室均配齐4名干部,办案业务室有3年以上办案工作经验的干部12名,占75%。(吉安市纪委 刘耀 胡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