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劝业场:遇火而立的“Mall”鼻祖

04.03.2015  13:58

  劝业场集百货、餐饮、娱乐的铺户于一体,吃、穿、用俱全,堪称“Mall”这种现代经营模式的鼻祖。因其建筑别致,体积庞大,一时间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商户们生意兴隆,拉动了大栅栏地区的经济繁荣。

正在修缮的劝业场

  在北京城的大栅栏街区,体积最庞大的建筑莫过于廊房头条17号(老门牌11号)的劝业场了。论资历,它要比久负盛名的天津劝业场还早上二十几岁,而今,经过一番修整,它变成了一座富丽堂皇的新建筑,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廊房头条位于大栅栏北部,是呈东西走向的一条胡同。历史上,它不仅是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还是北京旅人最稠密的街巷。旧时的这条街巷有北京灯市之盛,如华美斋、文盛斋、秀珍斋等都是享誉京城的灯笼铺,越到夜间,这里越是灯火通明。到了近代,这里最红火的铺号有谦祥益老号、三阳金珠店、颐龄堂乐家老药铺、新华银行、撷英食堂、宝恒祥金珠首饰店、内联升靴鞋店以及同升照相馆等,都是北京出了名的铺号,而劝业场正位于这条胡同的中段路北,是这条街上体积最大、最有洋味儿的建筑。

  初建 遇火而立的“Mall”鼻祖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农工商部征用位于廊房头条的会元堂旧址,设立“京师劝工陈列所”,意在“劝人勉力,振兴实业,提倡国货”。

  1907年,这座刚刚初具规模的建筑,正要进行改进之时,因受到相邻铺户的大火殃及,从全国各省调运来的陈列物品被毁过半。于是,农工商部将这座陈列所迁址到广安门内大街路北下斜街另建陈列所。同时,农工商部决定在位于廊房头条的原劝工陈列所旧址新建劝业场,用于国货产品的销售。

  1908年,为了建筑规模宏大的劝业场,在原劝工陈列所旧址的基础上,租用了相邻六家院落的地皮,谈妥条件,按月付租,扩大了面积。

  不久,劝业场大楼落成,其前门儿在廊房头条,后门儿在西河沿。由于地皮是租用六家大小不等的院落,所以这座建筑呈现南北走向长达80米的不规则“细长条”形。在廊房头条向南开的门面大而开阔,而在西河沿朝北开的门脸则相对显得比较窄小。但无论如何,当时这座外观为三层的建筑毕竟是京城的首幢大型综合性商业建筑,在当时繁华的大栅栏街区可谓是鹤立鸡群,蔚为壮观,被誉为“京城商业第一楼”。

  至于这座劝业场的经营,则是本着农工商部与各商家合资经营的形式,也就是说这座劝业场实际上属于官商合办,由官方实际控制的商场。经过招租,劝业场进驻了一百四十余家铺户,这些铺户在劝业场每层设置的木阁子里经营,十七家木阁子由南至北为一行进行排列。在一楼设有男女厕所和锅炉房,在女厕所门前还专门设置了看守人以重安全,在二楼设立了公用的度量衡和警士室,楼下地窨子是管理处的办公用房。

  劝业场集百货、餐饮、娱乐的铺户于一体,吃、穿、用俱全,堪称“Mall”这种现代经营模式的鼻祖。因其建筑别致,体积庞大,一时间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商户们生意兴隆,拉动了大栅栏地区的经济繁荣。

  由于大栅栏一带戏园子很多,所以这一带的夜市非常繁华,劝业场晚上十点半才拉响振铃,将位于西河沿的后门上锁,各家商铺开始清理卫生,尔后搬运铺板,封闭自家的铺面,直至很晚,商户铺长或学徒便在场内留宿。铺户们约定每天晚上轮流执宿,每宿派出四人,循环两班,持灯在场内各处巡逻。

  大火 140余家商铺财货多数烬没

  时光进入了民国时期,前清的农工商部这时已改称农商部,继续管理着劝业场。1917年3月,农商部派来了新任的葛姓场长,不足一个月又派来了一位孙姓司事。这两位到任后,即刻对劝业场进行了重新油饰,为了速干和减少用料,他们在油料中添加了火酒、松香等物质,这也为劝业场日后火灾埋下了隐患。

  葛场长和孙司事对场内的商户非常严厉,所立的场规,商户们万不敢违抗,稍有违背,便会被停止营业。有的商户为了增加浮摊,情愿多交地租,还有人向管理者暗缴大洋,不留字据,商户们对此积怨很深。更有甚者,葛场长担心商户们串联、团结,以至于取消了每夜商户轮流值班的自发管理。此外,葛场长还派人看守场内厕所,如遇商铺人员如厕,就凭铺户的号牌为证,不收取费用。其余,无论什么人到此如厕一律收一枚铜圆。而在劝业场门外等候拉活儿的车夫,有的一时没钱,又不敢远离,就不能如厕……为此发生的口角几乎每天都有,为此劝业场与外界的结怨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