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办副主任彭波解读“即时通信十条”

11.08.2014  22:38

人民网北京8月11日电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8月7日出台《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简称“即时通信十条”)。8月10日,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播出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彭波解读该规定的节目。

1、“即时通信十条”颁布的目的是什么?

彭波认为,“即时通信十条”的颁布,是为了在网上放大和推动健康、理性的正能量的声音,限制恶劣信息,清理对公众有害的信息。

2 、恶性谣言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彭波表示,我们的一项工作是发现谣言信息,处置谣言信息,尽快辟谣。现在的谣言确实是大家感觉越来越多,网民也呼吁应该出手了。比如“200人贩子进京绑走了八个小孩请迅速转发”,“上海出现埃博拉病人,且病人外逃”等恶性谣言对社会、对公众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3、“即时通信十条”的颁布会不会影响舆论检举、监督?

彭波表示,我们在各大网站首页醒目的地方开辟专门的举报专区,如中纪委网站等均可实名或者匿名检举、监督。

4、用户注册即时通信时,怎样进行实名认证?

彭波说,用户在注册的时候,可以用身份证号码或者手机号码,后台认证,前台自愿。QQ注册的微信账号,不算作实名认证。

5、公众账号发布时政类新闻为什么需要取得信息服务资质?

彭波表示,依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在互联网上发布时政类新闻需要资质。对门户网站做出此种要求,若把公众账号作为媒体来看,也是一个基本要求。出台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在海量信息和信息良莠不齐的情况下,信息能够高品质地呈现,给公众提供更高的信息品质服务。所以抬高了这一门槛。

6、公众账号符合资质可以申请资质吗?

彭波说,传统媒体的账号大部分是有新闻资质的,其次一些商业网站、机构等也取得了新闻资质。我们叫做A类、B类。公众账号符合资质的,也可以申请资质。

7、规定出台后个人还能自主转发新闻吗?

彭波表示,规定仅针对的是公共账号,没有针对网民个人。

8、对互联网将来的发展有何期待?

彭波认为,互联网进入中国20年,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少的麻烦。我们致力于把互联网的空间,有更多明媚的阳光,更多新鲜的空气,让互联网的空间能够尽快清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