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建成:加强防灾减灾工作 着力保障民生大计

12.05.2014  09:22

5月12日是我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城镇化与减灾”。由于自然、地理、气候等多种原因,江西属于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省份之一,一般年份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左右,严重年份达到300多亿元。我省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不高,每遭受一次自然灾害,都会影响甚至抵消一部分发展成果,都会导致一些地区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因此,自然灾害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有效防御和应对自然灾害,减轻灾害损失,保障民生大计,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防灾减灾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层面,提出了“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的总要求。防灾减灾事关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抓好防灾减灾工作意义重大。江西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先后颁布出台《江西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等系列规划和法规规章,建立了覆盖多灾种的监测处置平台,不断加强救灾应急队伍建设,建立了精细化救助制度,成功应对了近年来历次重特大自然灾害。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省防灾减灾能力总体偏弱,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防灾减灾救灾是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的重要内容的思想,通过全面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全力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民生,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摆在工作首位。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自然灾害发生后,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防灾减灾救灾的第一责任,第一时间组织抢险救援,第一时间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第一时间筹集发放救灾款物,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要统筹抓好灾前监测预警与灾后救援救助工作。及时排查自然灾害风险,建立灾害风险隐患数据库,完善灾害监测网络系统,建立完善短中长期预测预报系统,建立健全灾害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救灾工作信息化建设,完善省、市、县三级应急响应机制,探索实施人性化救助、温馨化服务。

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防灾减灾工作合力。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社会力量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断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救灾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等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加强中小学校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教育,积极鼓励、引导单位和个人踊跃参与自然灾害救助捐赠、志愿服务等活动,不断提升社会各界的防灾减灾文化素养和能力。要加强多灾种综合、各部门协同、跨区域合作的能力建设,统筹防御各类自然灾害,统筹考虑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各个阶段,统筹运用法律、行政、市场和科技等多种手段,综合施策,形成合力。

紧扣今年防灾减灾日主题,推进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新成效。近年来,我省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基础设施承载负荷越来越大,城市管理相对滞后,灾害对城市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叠加效应。要紧密结合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将城镇化与减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研究抓好。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应怀揣敬畏自然之心,尊重客观规律。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中,尤其是产业规划、项目设计建设中应充分考虑防灾减灾因素、充分考虑到对自然生态的影响,最大限度减少人为直接或间接诱发的自然灾害,最大限度维系平衡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切实保护好江西的绿水青山。

防灾减灾,利国利民。我们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观念和战略思维,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为我省奋力迈出“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新步伐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