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劫”到春游 孝敬父母陪伴子女成主流

07.02.2014  10:16

     春节人情味 从“春劫”到春游 孝敬父母陪伴子女成主流

    “高高兴兴过大年,包里准备七八千。亲朋好友团团坐,节后回到解放前。”每年节后上班,不少人都会在网上晒起自己的过年花费,直呼“过不起”。

    过个年到底要花多少钱?2月6日长假最后一天,记者就这个话题采访了几名市民,与以往“过年就是过钱”的声音相比,今年过年“烟花爆竹花费剧减”,年货储备和走亲访友送礼仍是最主要的花销。

     打工一族:光路费就花了2000元

    主要花销:车旅费、拜年红包

    35岁的小刘是上饶人,常年在青岛打工。每年过年,回家路途遥远都是她最头疼的事情。

    由于青岛没有直达上饶的火车,小刘算了一笔账,车票钱加起来大概500元。“这样我和老公回家的路费在1000多元,来回就至少2000元。

    再算拜年的账,“从青岛带给父母的特产和礼品花了1000多元,拜年红包又送出了2800元,和朋友聚会吃饭花了1200元。”小刘初步算了下,今年春节,她起码花了6000元。尽管开销大,但每年春节小刘还是盼着回家,“因为回乡过年才温暖,城市没有过年的氛围”。

     的士司机:过年花销六七千元

    主要花销:给小孩买东西、添置衣服

    “主要还是给孩子买东西,家里人添置新衣服的花销。”昨日,在省城开出租车的胡师傅告诉记者,在过年期间,他花了六七千元钱,全家每人一套衣服鞋帽置办下来,就花了2000多元。

    另外,胡师傅谈到了烟花爆竹的费用,“今年雾霾这么严重,明显感觉过年放鞭炮的人少了,我们也响应号召没放鞭炮。但是去年烟花爆竹也是一笔开销,花了500多元。

     新婚夫妇:给长辈亲友红包花了2万

    主要花销:“孝敬钱”和人情礼

    “结婚第一年,探望双方父母是传统习俗,给父母的红包、给亲戚家送礼以及孩子的压岁钱,已经花了2万。”在南昌上班的小赵今年刚结婚,过年对他来说,成了一种甜蜜的负担。

     公司高管:带父母旅游过年花5万

    主要花销:旅游、吃住、购物

    杜女士是省城公司高管,趁着春节七天长假,她带着父母和家人去海南三亚过了一个新年,包括车旅费、吃饭、住酒店和购物,花了5万多元。

    “难得有假期,我想还不如多花点时间陪陪父母,带他们出去旅游过年,既表达了孝心,自己又得到放松。”杜女士告诉记者,这个春节,免去了拜年俗套,全家人玩得特别开心。

    文/记者陈文秀

     记者·手记

    节俭过年 同样精彩

    现在人们收入高了,日子好过了,过年花点钱无可厚非。但过高的物质消费、人情消费则在增加人们的负担。节俭是传统美德,尽管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不应摒弃好传统。其实,我们远离春节高消费不是难事:常回家看看,即使空手而归也会让父母喜笑颜开;朋友间多问候,有了困难大家伸把手,友谊并不会褪色;平时多陪陪孩子,带给孩子们的快乐肯定会远多于冷冰冰的“红包”……只要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就算节俭一些,同样能精彩过年。 (来源:江南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