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合:勿用庸俗的打赌绑架法规制度建设

07.01.2014  15:01

  2014年第一天,法学教授范忠信在杭州南湖边,以爬行的方式行进了一公里。一年前,这位法律史学界的知名学者,在个人微博上公开打赌,预言“2013年里,除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外,其他所有省市会实现县乡级公务员财产公示”,赌输的代价是“罚自己爬行一公里”。(1月6日北京青年报)

  范忠信何许人也?有报道称,此人现为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师范大学法治中国化研究中心主任,并兼任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等职务,曾入选《当代中国法学名家》。

  堂堂的法律史学界知名教授,竟然不顾忌身份,丢掉颜面,公开打赌,且自罚爬行一公里,实在是可悲可叹!

  其实,范忠信此举大可不必,作为法学教授,以打赌的方式来预测某件事的成功与否,本身就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也有失教授的身份,加之其本人又是教法律的,这样的做法,愈加令人不可思议。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用这种原始和庸俗的打赌方式去预言国家的法律制度的实施与否,其做法不仅显得俗不可耐,也是对国家法律制度的绑架与亵渎。

  自然,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国家在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迫切希望尽快纠正,并用法规制度予以规范,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很多法规制度,尤其是象官员财产公示之类的制度,不仅涉及范围广,难度大,而且还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通盘考虑,科学论证,统筹规划。毕竟,这样大的举措,牵扯到众多人的利益,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各类配套改革等等。比如,一旦实行官员财产公示,其个人信息就必须全面公开,这样一来,必须有相应的制度规范保护个人信息。另外,对财产的认定范围及超出部分的处罚,都需要作出相应规定。

  况且,上升到国家层面上的立法,绝非是轻而易举,一旦制定实施,就必须要言必信、行必果,并取得实效。因此,真正关心和推动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建设,还是应该多做些扎实有效的工作,这才是正确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