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昌九一体化新机遇 放眼未来世界最大城市群
4月8日,湖北省政府与中国社科院联合举办“长江论坛”,来自江西、湖南、湖北乃至四川、天津等地的学者、专家纵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近日已经国务院正式批复,这是继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之后的又一重磅政策,也给昌九一体化的我省区域发展战略带来了新机遇。
昌九将融入世界最大城市群
“长江论坛”上,与会专家直言:“约31.7万平方公里土地,1.15亿人口,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世界上城市数量最多、面积最大、人口规模最多的城市群,将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之后,引领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第四极’。”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认为,长江中游是长江经济带的关键,“中游畅,长江畅;中游通,长江通”。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魏后凯介绍,长江中游城市群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中期阶段,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已越过5000美元的拐点,三个中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已与沿海相差不大,但内部呈现二元结构,两极性明显。“人均GDP最高的地方是最低地方的4.7倍”。魏后凯预计,到2020年左右,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将可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看齐。
“长江中游城市群”最初是湘鄂赣三省联手谋求全国区域发展新增长极,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等合作打造的国家规划重点地区,又称“中三角”。2006年以来,中部三省一直在推动此事,南昌、九江两地也属于城市群中的重点城市,此次规划终获批复,意味着昌九将融入世界最大城市群。
九江是中游城市群重要节点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要求,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强化武汉、长沙、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依托沿江、沪昆和京广、京九、二广等重点轴线,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促进省际毗邻城市合作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4月8日举行的长江论坛上,参与《规划》编制前期研究的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建议,加快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的“三角形、放射状”城际交通网络建设,实现中心城市与节点城市之间1-2小时通达。
很明显,无论是规划实现还是建议实施,离不开南昌和九江两城,我省提出的“昌九一体化”无疑将助力这一进程。
九江市委政研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九江处于正在规划建设的联结赣鄂湘省会城市菱形高铁网的中心点,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重要节点,国家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将为九江打造特大城市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无论是完善九江对外的快速通道建设,还是加速沿海产业向九江市转移,以及推动旅游大发展等各方面,都将出现新的契机。
跨省合作赣鄂两省已先行
事实上,已有试点先行。每临夜色,长江南岸江西九江霓虹映天;北岸湖北小池灯火阑珊。“小池:九江新浦东,湖北小深圳。”这块竖立在九江闹市的广告牌,用精练的语言描绘着小池的美好前景。
黄梅小池,南望九江,东倚安庆,素有鸡鸣三省、鄂东门户之称,是长江中游城市群鄂赣皖三省连接的重要节点。小池与九江,一桥相连,经济相互交融。此前,两地合作开通了全国首条跨省公汽,黄梅小池、分路、刘佐等沿江乡镇的近5万亩蔬菜直供九江,占其市场份额80%以上。秦尊文认为,九江作为江西唯一港口城市,天生就具备特大城市潜质。特别是昌九城镇带如果向北延伸至小池,借助小池153平方公里的腹地,九江的“T”字形就能成为“十”字,城市空间骤然放大。
2012年,黄冈提出,将小池、黄梅纳入大九江发展规划,通盘布局。2012年11月9日,时任九江市市长殷美根率团赴湖北,与时任黄冈市市长刘雪荣正式签订推进跨江跨区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协议明确,将共同实现“一江两岸”规划一体布局、空间一体延伸、基础设施一体对接、产业一体发展、公共服务一体优化等区域内“五个一体”目标,促进两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加快实施,将“一江两岸”建设成“中三角”的重要节点。
2013年10月28日,九江长江二桥通车,之后小池与九江的联系变得愈发紧密。如今,随着《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跨省合作“中三角”无疑将在小池这一“小三角”的先行先试的基础上,迎来更大的突破。(文/记者黄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