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化肥养殖 未达标排放者一律关停

28.09.2015  09:06

  初秋的新干县黄泥埠水库,湖水清澈,几对情侣正在湖边拍婚纱照。作为水利大市的吉安市,从9月21日开始,水库水质治理进入倒计时,开启“百日攻坚”模式,确保年底所有水库退出化肥养殖,实行人放天养,水库水质全部达标。

  任性养殖令水质受污染

  吉安市有大型水库6座,中型水库42座,小型水库1208座。在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当地推行水库承包养殖,实行“水中养鱼、水面养鸭、岸上养猪”的水库立体开发模式。

  “这种模式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曾发挥积极作用。”该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坦言,一些水库养殖承包人大量使用饲料,甚至化肥、粪便,库区周边养殖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库,导致水库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直接影响下游人民群众用水安全。该市1000多座水库中,至少八成水库水质不达标。

  新干县是生猪养殖大县,年生猪养殖100多万头,但一批规模不大、设施不全、效益不高的猪场对水库水质和环境造成极大污染。该县三湖镇蒋家村是有名的万头养猪村。全村300户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村民家建了养猪场,全村年出栏生猪5万头。由于无序排污,导致地下水受污染,该村约三分之二的村民不得不相继搬离蒋家村。

  要让所有水库水质达标

  据介绍,近年来,当地已实施或正在实施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一部分工程饮用水源来自水库。水库养殖和水质治理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2013年7月,吉安市全面启动水库水质治理工作,明确到今年底,所有水库全部退出化肥(肥水)养殖,实行“人放天养”,水库水质全部达标。

  通过取缔水库周边猪场、对水库进行去营养化养殖、实行人放天养等措施,水环境得到大力改善。水利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经过两年治理,该市大中型水库中有42座水质达到Ⅲ类水以上;小型水库中送检1136座,有690座水质达到Ⅲ类水以上,占60.7%。

  据介绍,该市水库水质治理工作已步入深水区、攻坚期。

  关停拆除水库周边非法养殖场

  从10月起,当地将对水库周边养殖场所,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专项整治月行动”,关停取缔并强制拆除水库周边非法养殖场。

  “规划内的养殖场必须做到达标排放,未能达标排放的养殖场一律关停,从源头切断水库污染。合同到期的一律清退;能通过协商和奖补的办法退养的,签订退养合同。”据介绍,新干县专门出台措施,对水质检测连续两次不合格乡镇领导约谈;峡江县、遂川县对水质检测不达标的水库全部终止承包合同;永丰县4座中型水库全部实现退养,110座小型水库有93座退养。

  此外,该市不少水库周边猪场已实行停养或转产,规模化猪场大多建设了干湿分离、雨污分离、沼气池等环保设施,养殖直排现象逐步减少。

  吉安市还加强了水库水质动态监测,监测面由48座大中型水库,扩大到近千座小型水库;监测频次由原来的半年一次调整为每季度一次,枯水季节另外增加采样频次。

  江西日报记者 徐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