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介入化解“心结” 铅山县丁四仔息诉罢访回归正常生活

13.01.2015  22:19

  本报讯 新法制报记者廖世杰报道:邀请社会第三方参与涉法涉诉信访,让当事人更愿意倾听,明白案件中的法律关系,最终息诉罢访。最近一年来,江西在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中,政法部门坚持办案与监督并重,充分发挥政法机关主体作用,努力使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在司法程序和时限内得到公平公正解决。

  第三方介入 群众息访

  对于铅山县的丁四仔来说,刚过去的一年,他最大的变化就是近两年的上访生活,终于回归平静。1993年,丁四仔的儿子在护林过程中不幸遇害。2012年,凶手被抓捕归案后,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审理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被告有期徒刑7年。丁四仔对于这样的判决结果不服,坚决要求检察机关抗诉。但当地检察机关审查后,认为法院的判决合法合理。丁四仔因此走上了上访之路。

  2014年上半年,江西省检察院接到丁四仔的信访材料后,认真审查了此案有关材料,也认为此案定故意杀人罪证据不足,上饶中院的判决没有问题。省检察院决定召开公开答复会,共同评判案件处理的公正性与信访诉求的合理性。省检察院主动邀请律师介入,将丁四仔的感性表达转化为理性声音,帮助其维护合法权益。作为第三方的律师的解释,让丁四仔更愿意倾听,也最终明白了此案中的法律关系,并认可了检察院的答复。

  “我只是想要个公道,现在检察院把道理公开讲清楚,还主动帮我解决了生活困难,最终让我解开了许多法律疑惑,检察院办事公道。”此后,丁四仔选择了息诉罢访。

  为破解疑难复杂申诉案提供“新钥匙

  这是江西政法部门邀请社会第三方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化解机制带来的变化。省检察院控申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这种做法不仅增强了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透明度,提高了执法公信力,而且保障了群众对案件的知情权、话语权和辩论权,化解了申诉人“心结”,增强了申诉人对办案结果的认可度,为破解疑难复杂申诉案件提供了“新钥匙”。

  江西去年启动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以来,政法机关在信访回避制度、内外监督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有效防止和减少了许多信访问题在程序上“空转”。去年11月,江西还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建立涉法涉诉信访办理回避工作机制的暂行规定》,促使案结事了、息诉罢访。这是全国第一份涉法涉诉信访办理回避工作机制的规范性文件。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