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线规划人员拼技能

05.11.2015  05:24

  

  北京中心城区的快速路应该有多宽?四环路以内的地铁站旁边应该有自行车停车场还是公交站点?新建的小区绿地面积不能低于多少?

  近日,北京市300多名负责规划审批和监督执法的一线工作人员走进考场拼技能,对规划管理业务进行检验。据了解,这300多名工作人员主要来自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和各分局的相关科室,占该委一线审批执法人员的99%。

  “虽然不是与市民直接面对面,但他们经手的工作却直接影响百姓的生活。”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一条地铁线路如何走、在哪设站,新建住宅小区该有多少绿地,两栋建筑之间要预留多少空地,这些问题都得由他们把关,而一旦出现违建,也由他们直接监督检查。”

  “这些工作人员的工作很重要,稍有差池就会影响百姓的生活,所以他们必须对相关标准熟稔于心。”因此,从2003年开始,该委便开始对一线审批执法人员的工作进行督察督导。

  “刚开始就是挑错,给审批、许可、发文等各环节找毛病。”到2008年,除了挑错,该委又开始对一线审批执法人员的工作进行更细致的规范。同时,随着新文件、新规定出台,每年年底还会对一线审批执法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近几年,督察督导工作已经取得实效。“从抽查情况来看,一线审批执法的差错率呈现下降趋势,到2010年,已经基本告别了各个环节中的‘大错’。”

  为促进一线审批执法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该委督察督导工作也开始了新的探索,其中就包括组织一线审批执法人员现场拼技能。

  拼技能,首先要有储备。据了解,技能大赛的内容不仅涵盖规划领域的各类法律法规、业务技术规范,还要求一线审批执法人员对文物保护法、绿化条例等与规划审批相关的其他领域法律法规“门儿清”。

  “开展规划管理业务技能大赛,促进了审批部门规划管理业务知识的学习,对于提高依法行政的工作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该负责人说,“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成果,继续定期举办此类业务技能大赛,努力推动大赛常态化、规范化。”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15.10.27 记者 林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