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南锣鼓巷站存储“北京记忆”(图)
乘客在地铁8号线南锣鼓巷站欣赏尚未完成的“北京·记忆”。
在刚刚投入运营的地铁8号线南段南锣鼓巷站,有一堵由4000多个琉璃块组成的装饰墙,这是一件名为“北京·记忆”的公共艺术作品。4天前,地铁南锣鼓巷站向市民征集小物件,用来放进琉璃块中。到昨天,“北京·记忆”创作团队已经征集到了200多个小物件。据该作品创作者之一的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王中教授介绍,今年3月底,4000多个琉璃块都将装满来自市民的“北京记忆”。
小物件多为票证类
组成“北京·记忆”的琉璃块很小,只有6厘米见方,能够装在里面的小物件自然也有限制。据该作品创作者之一、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宿辰介绍,目前征集到的小物件中,最多的是各种票证,“好多票证都是住在南锣鼓巷附近的大爷大妈捐赠的,他们特别热情。”
这些票证带有浓浓的时代印记:红色的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证,上面盖着北京市粮食局的印戳;蓝色的远郊区县民用购煤证,上面标注的时间是1999年;皱皱巴巴的1分钱纸币,是1953年版的;一张1985年的长城门票,标价只有5角钱;没有日期的邮政汇款通知单上,还印着清晰可见的毛主席语录……
目前搜集到的小物件,还有不少当年市民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品,一枚顶针、一盒蛤蜊油、一颗算盘珠,都将被装进琉璃块里。其中让创作者们眼前一亮的,是一个铁皮青蛙玩具。宿辰乐不自禁:“我们一群人围在一起,一边讨论项目,一边看着青蛙跳来跳去,逗死了!”
京味叫卖将被“记忆”
中央美术学院创作团队搜集到的“记忆”不仅有实物,还有本不具备实体形态的非物质文化。在征集工作刚启动时,南锣鼓巷街道办事处推荐了曾列入《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老北京叫卖”。
为创作团队展示叫卖绝活的,是已经年过八旬的老人杨长和。老先生从12岁起开始做小买卖,卖过豌豆和麻花。一口合辙押韵、抑扬顿挫的叫卖声,是很多老北京人至今难忘的胡同印象。让杨长和感到遗憾的是,自己至今也没能找到可以传授叫卖技艺的徒弟,他希望能把自己的叫卖声保存在地铁站的琉璃墙上,让来往乘客了解这一民俗文化。
按照目前的方案,主创团队将把老爷子的叫卖声以音视频的方式进行整理,届时乘客只要用手机扫描琉璃块上的二维码,就能听到纯正的京味叫卖。不过,在这些琉璃块里放进什么样的小物件,才能代表这一非遗项目,创作团队目前还没有定论。
每个小物件都会讲故事
征集小物件,还只是“北京·记忆”创作过程中的一个步骤。除此之外,创作团队还必须挨个儿走访每一个小物件的捐赠者,请他们讲述这些小物件背后的故事,并进行录音和拍摄。届时,所有的音视频资料都将汇集在“北京·记忆”公共艺术计划网站(www.beijingmemory.org)上,并且每一个装着小物件的琉璃块上都会带有二维码。市民无论是登录该网站,还是用手机在地铁站内扫描二维码,都能够倾听或观看这些物件背后的故事。
王中教授表示,收藏在“北京·记忆”中的每一个小物件,都承载着人们对这座城市的记忆,这一作品全部完成后,短期内不会大批量替换其中的物件。不过,他也提到,随着人们生活的变化,也许在五到十年之后,装在琉璃块里的小物件会被逐步更新。记者 杨丽娟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