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教师应得到特殊心理援助

04.01.2014  13:31

当下教育环境不令人满意,应该是得到公认的。媒体关于校园的各种“奇葩”报道,频频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昨天,南方都市报报道:东莞大朗水霖学校初中部学生日前爆料称,临近期末,学校要求班主任填表上报“班上最应该被开除学生”名单,如果期末期间再“犯事”,就会被开除。该校穆姓副校长表示,学校不存在“最应被开除学生名单”,要求班主任上报的其实是班级差生名单,学校此举是为了帮助学生。另据辽沈晚报报道,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男女学生在食堂分餐,不可以坐在一起吃饭,如果被发现会被扣分,全校通报批评。这个规矩已有近10年之久。对于这种做法,校方给出了“这么做是为了避免互相喂饭,不影响就餐效率”的解释。

当然,在近来众多令人大跌眼镜的教育新闻中,昨天的这两条其实算不上“翘楚”。不少人对于这类新闻,习惯性地看完就骂,比如校长、老师都应该被开除之类。但其实,这类新闻反映出更重要的一个信息:老师们应该定期得到有针对性的心理援助。

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让校园早就已经不再是象牙塔。常有人说原来的老师如何尽职尽责、如何淡泊名利,学生如何轻松快乐。但是,现在的校园与社会环境一样发生了巨变。学生们早已经不似当年,教学压力也今非昔比。可以说,老师们面临的压力和学生们的负荷应该是同步增长的。学生、老师因为种种压力得不到排解造成心理上的失衡,其实也是在情理之中。变态的各种校规、粗暴甚至是残忍的教育方式,除了一些老师确实德行低下,不配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外,其中还有一部分是为人师表的人心理压力巨大,各种心理亚健康没有得到及时援助、梳理和治疗,而导致的扭曲病态的表达。

提请相关部门关注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给予老师们定期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援助。这种援助最终帮助的并不仅仅是教师们,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灵魂健全了,那么,受益的自然是更多人的灵魂。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