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门头沟棚改新区通邮

11.02.2014  10:30

        本报讯(通讯员 张昕)上周六一大早,家住门头沟石门营棚改新区的居民们第一次在家门口的信箱里收到了该区邮局送来的信件和报纸,1.7万余名居民实现了通邮的愿望。

        门头沟石门营棚改新区共有7个社区,是该区最大的棚改安置地区,自2011年底首批居民入住至今,已有1.7万余名居民陆续从东辛房街道棚户区搬迁到了这里。去年12月份,东辛房街道在石门营棚改新区的7个社区中开展了一次大调查,了解居民对街道新一年工作的诉求和建议,在回收的1000余份问卷中,有80%的居民希望“马上通邮”。 其实住在这里挺方便的,门口超市、理发店等便民商铺一应俱全,小区管理也比较规范,但就是一样,不通邮!居民张先生说,“虽然现在写信少了,但快递多了,没有个准确的地址,别说寄包裹、订报纸了,就是在网上买个东西都不知道这收件地址该怎么写!

        “要治病,先要找到病因。”经过一番调查、分析,东辛房街道的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到,石门营新区不通邮的主要原因是社区地址没有在区邮局注册备案。

        “要确定社区的具体地址就要先确定周边道路的名称,而申请道路名称则需要拿着土地出让时的12个相关证件去规划部门申请,但这些证件只有在周边所有建设项目全部竣工后才能拿到。这样一来,现在社区里的居民最快也要等到2014年底才能通邮,实在太不方便了。”东辛房街道办主任段铁军说。

        为了尽快解决这一居民关心的问题,东辛房街道与区邮政局、公安分局等相关单位召开了联席会议。

        会上,段铁军首先发了言:“在正式通邮前,街道办这边先设立一个‘石门营新区邮件代收点’,新区居民的包裹、信件先统一寄到街道办,再由街道负责每天送往各社区,发给居民。另外,既然目前周边道路名称暂时无法确定,那能不能先申请确定个临时地址,用临时地址在邮局备案,看行不行?

        段铁军的这番话让大家眼前一亮,一致认为这确实是个好办法。按照这个思路,大家做了简单的分工,东辛房街道牵头,区公安分局负责申请临时地址,邮局负责地址备案及邮箱、邮筒等设备的安装、检查。

        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上周六早上七点,门头沟区邮政局的“绿皮”车首次开进了石门营六区的大门。“通邮前,我们向居民公布了新区的临时地址,方便居民办理邮政业务。”负责新区邮政业务的邮递员王磊一边分发报纸一边说,“居民的信件和报纸我们每天早8点前送到各楼门的信箱,目前新区共设有3个邮筒,我们每天1点之前取件,居民如果需要寄送包裹到附近石龙邮局办理就行。”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