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子回乡养猪,走出不一样的成功创业路

30.10.2015  19:36

昨天(10.29),北京大学毕业生陈生卖猪肉8年,身价超过100亿元的报道引发社会关注,记者了解到,在我省的东乡县人,也有一个卖猪肉的北大学子,在当地名气也不小。江西台记者汤云柯报道。
【轻音乐、猪的欢叫声,压混】
每天上午九点,当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张华锋走进东盛公司养猪场时,猪栏里的猪都会随着音乐的节奏,哼哼唧唧 摇着尾巴,欢迎主人的到来。
【录音 :熟悉了,猪也会认人。现在都成了老朋友了。这些猪都懒得起身,摇摇尾巴就是很给面子。】
2005年,张华锋从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回到老家从事养猪业。当时许多人不理解,但张华锋觉得,东乡是全国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县,回乡养猪肯定比找个工作更有奔头。
【录音 :传统养猪业面临着重大改革和机遇。养猪业如果能同高科技、同自己的计算机专业结合起来,一定另有一番意想不到的新天地。】
为了尽快地熟悉养猪业务,张华锋天天泡在养猪场。白天跟着公司技术员学习种猪的饲养和管理技术,晚上对着书本或者网络学习。吃苦、用心加上勤奋,张华锋很快成为一名养猪专家。他还先后前往加拿大、丹麦等国家和中国台湾考察,眼界大开。
【录音:真叫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在丹麦的猪场内,猪的喂料、管理全部由电脑控制。一个万头规模的猪场只需要三到五人。这一切让我真正见识到什么才是科学养猪,感觉到自己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在养猪场上能派上大用场。】 【音乐,压混】
兴奋不已的张华锋回到公司以后立即行动起来,全方位对养猪场进行现代化改造,建立了智能电子监控系统、计算机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并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电脑编制育种,达到优良繁殖效果。张华锋还建立了国内一流的兽医实验室,大大提高了种猪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录音:我们从美国进口了一批种猪过来,改良品种。猪的体型更漂亮。产猪量更高。买回来之后,我们用测定设备做种猪测定,挑选最好的品种出来。】
2014年,张华锋的东盛公司年出栏优质猪六万多头,年销售收入超过两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两倍和二十倍,公司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张华锋的好朋友贺川杰:
【录音:我当时对华锋回乡养猪不赞成,还取笑他,后来看到猪场发展这么快,非常受震动。华锋不简单,所以,我这个原先搞电子商务的电子科大的毕业生现在也主动当起了“现代猪倌”,网上卖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