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惨败家眷自杀殉夫 冰心母亲也曾动念

29.09.2014  13:42

  日本油画《北洋水师停止抵抗》中刻意贬损中国官员

   信守诺言的英国恋人

  1881 年北洋水师奉命前往英国接舰回国,但有两名水兵在英不幸去世,安葬于纽卡斯尔郊外的圣约翰墓地。1881 年,北洋水师军官池仲佑离开这里的时候,和他的英国恋人意腻依依惜别间请她代为照顾中国水兵的坟墓。英国的女孩子答应了。“许余他日过袁、顾墓为栽花,盖英俗礼拜日女士多往墓上栽花,善举也。

  第二天,军舰起航,意腻来到码头,送行时带来了两件礼物。“意腻自制香糕,罩以雪糖,作船名及余名,冠以吉祥语。又知余家有母,自制食物一瓶,书送慈亲,嘱余转奉,闻者犹感之,况余身受者乎?”这是1881 年8 月8 日,清朝海军军官池仲佑记录下与他的英国女友意腻最后见面的情景。

  如果我们还原这一场景,这个场面颇有几分浪漫。意腻那个自制的罩着雪糖的香糕,上面能够用蜜糖写出“超勇号”的船名和祝福的词句,只要稍作推理,便可以猜出它的真实身份。这应该是一种大家今天颇为熟识的美味了,那就是——奶油蛋糕。而她“自制食物一瓶”,从流传下来的文献看还有更多细节——这是一种烤硬的小甜饼,被意腻放在用软木塞密封的玻璃瓶中,交给了池仲佑。毫无疑问,这应该是最早被带回中国的一批曲奇饼了。

  自此,两人天各一方,终生再未得相见。

  一如超勇号和扬威号,这两艘堪称大不列颠船舶工业骄傲的战舰,自此踏上远赴东方的征程,直到十四年后双双战沉在大东沟的血战中,再也不曾回过纽卡斯尔的故乡。

  对池仲佑来说,这次起航有着带一点哀伤的浪漫,他在日记中慨然叹道:“匆匆一别,再晤何期,未免有情,谁能遣此矣!”而浪漫背后,作为一个出生于英格兰大海之滨的少女,意腻也许早就对这样的结局有着预感——世界上的水手,在爱情问题上几乎没有一个靠谱的,无论来自东方还是西方。

  北洋水师接回的不仅是巡洋舰,更带来了近距离接触近代工业文明后,那个时代中国人对世界的重新认识。

  他们是第一代正视中西方差异的人,他们审视的结果并不是崇洋媚外,而是正如中国第一个留法博士马建忠所言:“西方人在道德上既非禽兽,在文化上又不是夷狄,因此就能与中国人平等相处。

  时间进入21 世纪,留学生李玉生来到纽卡斯尔的圣约翰墓地,发现当年中国水兵的墓碑宛在。寻访中,才知道意腻以后嫁了人,却一生信守了那个“在中国水兵墓上种一些花”的诺言。根据记载,意腻当年为中国水兵们种的花,是一种黄色的花,它的含义是“给那些永远不能还乡的人”。

  2012 年5 月14 日,一名邓姓的中国记者在一位英国游人的帮助下,也在星罗棋布的墓碑中找到了中国水手的墓。他惊讶地发现,黑色的大理石碑面依然漆黑,墓碑下面,一丛黄花开得正艳。也许,这是英国女子在另一个世界里向我们这些中国人传来的声音。让我们知道,她信守了那个百年的约定。直到21 世纪,才被我们知道。而那黄色的小花,仿佛,便是一百多年后,那支消失在大洋中的中国舰队,以及长眠于异国的将士向我们传达的最温馨的问候与期待。

【1】 【2】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