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华:北海海鲜疯狂宰客背后水有多深

12.02.2014  11:15

  备受外地游客关注的北海海鲜餐厅(排档)消费,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又出新闻,云南游客李良一家发微博投诉北海银滩广东好味道大排档宰客。正当北海工商介入调查之时,李良接到一个私信威胁,他将这些私信在网络公开后,引起了轩然大波,被网友质疑是北海工商人员的马甲。目前,北海警方已介入调查此事(2月9日《南国早报》)。

  广西北海海鲜排挡宰客现象可谓是由来已久,这几年也频频被媒体曝光,笔者打开百度搜索输入“北海海鲜排挡宰客”关键词,相关结果显示居然高达120多万条,包括中央各大新闻单位在内的几乎所有媒体,都对其宰客现象做过报道或评论,而另一方面,各大媒体对北海严查海鲜宰客排挡也有很多不间断的报道,颇让人感到郁闷的是,严查海鲜排挡宰客与游客被宰的投诉报道几乎就是“交叉”出现,最近的一次是春节前,北海工商部门专门公布了6家“黑餐馆”名单,表达了惩治餐馆宰客现象的决心。但春节的爆竹声尚未平息,云南游客不仅在此消费又被“恶宰”,在通过微博投诉并与当地工商电话沟通之后,却收到了短信威胁恐吓,这确实让人感觉到非同一般。

  一般来说,地方工商部门在接到消费者投诉,对经营服务企业进行调查核实阶段,如果服务企业真的没有实施过宰客等违法违规行为,不仅不会对投诉者实施威胁恐吓,相反更会要求投诉者予以澄清事实,替自己的“正名”,既是有宰客和违法违规行为,看到有人投诉,出于“息事宁人”的角度和避免受到处罚,也一定会寻求投诉者的谅解甚至“私了”,绝不会公然对投诉者出言不逊进行威胁,北海这些宰人海鲜排挡何以如此胆大妄为?在工商部门与投诉者沟通不久,就能准确寻找到投诉者的个人信息,何来如此神通?这都不能不需要当地官方给出解释。

  从投诉者所述的经过与当地工商部门调查截然相反的结果来看,人们对北海海鲜宰客为何屡禁不止恐怕也有自己的答案,投诉者不仅明显看出海鲜排挡对顾客严重“短斤少两”,在结账时稍有质疑,就有数名“服务员”过来“围观”,出于人身安全,就餐者不得不“破财消灾”。但在当地工商部门随后的调查结果显示,涉事海鲜排挡不仅“证照齐全”,称量器具“合格”,所有海鲜产品均“明码标价”,并张贴有“温馨提示”,而且还强调了点菜后客人在菜单上签字确认。从当地工商部门的调查结果,不仅看不出北海海鲜排挡有任何宰客行为或违法违纪,都是热情服务遵章守纪的“模范排挡”,投诉者倒像是没事找事甚至是故意诬陷,这样完全凭当地工商部门自说自话的调查结果,究竟具有多少可信度,在这样的调查过后,这些海鲜排挡还会不会继续狠宰消费者,威胁者不仅给投诉人的恐吓短信中已经给出明确答案,网友公众的心里更是一本清账。

  如果说当地工商部门的调查难以让人信服,当地政府为工商部门“背书”就更有“偏袒”之嫌,尽管人们暂时无法证实威胁短信出自当地工商部门内部,但笔者认为,当地工商部门工作人员也没必要感到太“委屈”,北海海鲜排挡宰客事件,不仅屡屡发生,且是在边“严查”边出现,某些消费者的投诉可能与事实有出入,但绝不会无中生有没事找事,相反,所出现的这些宰客投诉现象正说明工商管理人员没有完全尽职尽责,现在,当地警方已经介入调查,很有必要摸清北海海鲜排挡宰客背后的水到底有多深,是否存在有不为人知的“保护伞”,彻底消除北海海鲜排挡的疯狂宰客行为,不只是让基层管理人员“扬眉吐气”,让四方游客吃的放心游的开心,对广西整个旅游形象更是一次“杀毒”和“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