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报:“有限军事行动”的 有限战略效果

11.08.2014  02:54

  原标题:“有限军事行动”的 有限战略效果

  8月8日,奥巴马宣布授权美军对伊拉克叛乱动武实施空袭,同时重申“不会派地面部队进入伊拉克”。白宫发言人随后表态,美军对伊拉克的军事参与是“有限的”,但奥巴马并未限定空袭结束的具体时间。

  按照白宫方面的解释,美国“有限军事行动”旨在达到三重目标:保护在伊美国公民的安全,化解伊北部的人道主义危机以及帮助伊安全部队打击极端组织。当天,美军即出动战机,针对极端组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的流动炮台等目标,实施了至少三轮空袭,数十名叛军被打死。

  白宫对空袭的解释以及美军随后的行动表明,在军事领域,美国对当前伊拉克乱局的整体态度是“不陷入”但要“介入”。伊反政府武装与现政府之间博弈的结果,对美国而言是一种“胜则赢者通吃,败则全盘皆输”的赌局。如果极端组织完全控制伊拉克,将意味着美国自伊拉克战争甚至海湾战争以来在该国的巨大投入全部化为乌有,这是美国必然要竭力阻止的结果。然而,要实现“赢者通吃”,当前局势下除了直接出兵没有捷径,但战争成本高昂,维持战果的代价更是个无底洞。自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至2009年宣布从伊撤军,美国在伊拉克消耗了大量国力。如果再次出动地面武装部队,将意味着美国再次卷入一场新的战争,金融危机后元气尚未恢复的美国无力为之。

  奥巴马的多次表态均表明,防止美国全面“陷入”新的伊拉克战争,虽是无奈之策,对当前的美国而言,却必然是战略底线。因而,在因实力限制和成本过高而无法“走捷径”的情况下,美国只能降低自身的战略预期,通过有限地追加投入,防止或尽可能延缓“全盘皆输”的最坏局面。

  有鉴于此,通过空袭对伊实施“有限军事行动”,对美国而言是成本最小的现实选择,只是这种战术主动在战略被动的大前提下,成效能有多大存在不小的疑问。上个世纪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曾通过空袭推翻南联盟米洛舍维奇政权,实现了西方的军事和战略目标,然而,目前的伊拉克与当年的南联盟存在很大不同。当年的米洛舍维奇政权处于内外交困之中,勉力支撑危局,其形势如逆水行舟,且政治和军事力量集中在首都贝尔格莱德,西方在实施空袭时目标集中,打击的成本低而收效大;与此相比,伊拉克的极端叛乱武装在军事上仍处于攻势,且在伊境内多点开花,力量分散使得袭击目标难以聚焦。这些因素都会大大降低空袭的有效性。

  此外,奥巴马此次计划目标的有限性,即旨在“遏制”而非“剿灭”极端组织的叛乱,也决定了伊拉克局势短期内仍难依靠外力实现根本改观。即便奥巴马政府今后有意加大空袭力度,也将受到国内民众态度的制约。近5000名士兵在伊拉克丧生,已经引发了美国国内的普遍不满,因而目前美军空袭主要依靠无人机实施。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空袭的力度和效果。

  在美国公布的实施空袭理由中,保护美国公民安全位居首位。但除非伊拉克局势得以根本扭转,各国公民的安全在伊拉克“覆巢之下”都难有保障,因而单纯通过空袭很难实现该目标。至于“化解伊北部人道主义危机”,美国的针对性打击,对于被围困在辛贾尔山区等地的数万名民众,的确提供了一根救命稻草。不过,由于空袭在技术上难以完全精确,因而也可能会带来新的人道主义灾难。在美国实施空袭的三个目标之中,只有协助伊安全部队打击极端组织,是确定能够或多或少实现的,但也将在多种限制之下难以立竿见影。

  由于伊拉克此次叛乱与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联系在一起,国际社会已经不能将美国的军事行动简单地视作一种霸权主义行径。在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的共同威胁之下,西方和非西方的分歧不再重要。任何负责任的政府,都不会完全采取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看待伊拉克和有关大国的困境。中国外交部在回应美国空袭决定时明确表示,“对在尊重伊拉克主权前提下一切有利于维护伊拉克安全稳定的行动持开放态度”。只是,我们所期望的“伊拉克早日恢复稳定和正常秩序”,仍然面临太多的障碍和困难。卜永光(浙江 学者)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