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区开启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新模式

24.10.2015  10:33

   离家不离村 养老就在家门口

  “村里有了颐养中心,老母亲开心,我们做子女的放心,真是感谢党的好政策!”10月22日,新建区联圩镇肖淇村颐养中心正式启用,村民张斯晴一大早就和姐弟一起,把86岁的老母亲何招仔带到颐养中心准备办理入住手续。

  养老问题,老人忧心,子女揪心。说起母亲养老,张斯晴很是感慨:“我有3个姐姐,先后都搬到城里去了,弟弟一家去年也搬到城里去了,可母亲在城里住不习惯,经常返回农村老家,而我因为四处做工很难顾得上老人家。现在村里建了颐养中心,这可解决了我们家的大问题。

  走进颐养中心,宿舍宽敞明亮,电视、衣柜、凳子一应俱全;特别是每个房间都有独立的卫生间。原村委会主任张知辂负责中心事务,为方便工作,他动员老伴也搬进来了。

  “颐养中心建在村中心,整个中心面积1000余平方米,共有16个床位,一个饭厅、一个厨房和一个洗衣房。”肖淇村党总支部书记熊汗议介绍说,“颐养中心选择最好的地块,与村‘两委’和文化广场建在一起。这样人气旺,文化生活又丰富,老人们也不孤单。

  “一个人在家里闷得慌,总是看着电视打盹儿。”说这话的是87岁的梁帅莲老人。梁帅莲有3个儿子,一个在老城区,一个在恒湖垦殖场,一个在家里。在住进来之前,她每年在3个儿子家轮流住4个月。儿子忙得没有闲,有时连说话的人都没有,现在住进颐养中心有聊天的伴儿,自己顺心,儿女省心。

  “一些没住进来的老人挺羡慕我呢。”61岁的周国伶老人有些得意。周国伶是位孤寡老人,平常由弟弟一家照顾。先前村里动员他到镇上的敬老院去养老,周国伶怕孤单,怎么也不愿去。现在村里有颐养中心,养老不用出村,想念家人随时都可以回家去,自己也特别乐呵。

  离家不离村,养老就在家门口,这是肖淇村留守老人养老的最主要特点。在农村,虽然各个乡镇都有了敬老院,但是离家较远,收费较高,加上留守老人故土情结深厚,都不大愿意去养老院。肖淇村探索以家养老、以劳养老、依老养老的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模式,就是让老人在家门口养老、以自己的劳动养老、依靠乡里乡亲互助养老,解决了老人和儿女的后顾之忧。

  据了解,该村总人口1680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200余人,留守老人20余人,全区第一个颐养中心建成后,已有近半数留守老人入住。

  新民 兴盛 见习记者 林阳 记者 振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