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区西湖区“减负”比例仍偏低 社区期望“大瘦身”
“盼了很多年,终于盼来摘掉多余的牌子,取消无依据的额外附加工作事项了。”7月21日,南昌市西湖区广润门街道直冲巷社区党支部书记龚带娣说:“希望此次给社区‘减负’,能真正减轻社区的工作压力。”龚带娣所提及的“减负”,是西湖区对区级职能部门下派给社区的无法律和政策依据的工作事项一律取消。
“取消81个工作事项,涉及区直28个职能部门。”西湖区民政局副局长严浪对此次“减负”的解释就是“回归”。他说:“让原本由上级部门完成的工作事项回归原单位,让社区回归其原有自治功能。”
社区居委会趋向行政化
21日上午,朝阳洲街道绿源社区党委副书记吴玉华指着一堆材料告诉记者,这些工作原本不属于社区,可是上级部门给派什么任务,社区只有照办。
绿源社区居委会是2011年由江西木材厂“家委会”改制而成,并于2012年4月成立了绿源社区党委。吴玉华说:“之前,工作事项单一,目标明确,改制后,辖区内的各种补贴发放、抽样调查等工作都要社区完成。”
记者在绿源社区办公室看到妇女健康之家、社区心理咨询室、未成年人教育办公室、市民学校、人口学校等众多牌子。“有些牌子还没挂上去。”吴玉华介绍说,“共有50多块,且每块牌子都要‘上墙’。如果按这样的要求,需要10面10平方米的墙壁来挂。”不得已,他们只能进行“创新”,将工作项目印制在墙壁的活动橱窗上,哪个部门来检查,亮出相应的牌子。
“社区居委会本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名目繁多的‘进社区’挂牌项目,制约了居委会服务群众功能的发挥。”西湖区利字街社区居委会主任李凤表示,社区有7名工作人员,每个人都不得不顶着多顶“帽子”,每天疲于奔命,原本需开展的居家养老服务等本职工作却服务不到位。
“牌子多、台账多、检查评比多,社区居委会趋向行政化。”严浪无奈地说,上级单位指派了任务,居委会就得承担,但因为不是政府机构,权力有限,工作时常常遇到阻力。
新增延伸工作实行“准入制”
“社区本应是提供公共服务的主力,但现在疲于应付行政管理事务,公共服务不仅难以保障,有时还被上级部门‘拉资源、拉经费’。”吴玉华举例说,西湖区发改委的固定资产投资报表登记等工作摊派到社区,均无法律依据。
西湖区民政局一份《社区建立台账统计表》显示,有10余个上级部门要求社区设立相应台账,其中有一个职能部门要求设立的台账、表格多达24种。同时,经过西湖区民政局调查梳理,发现社区最多要承担41个职能部门387项工作事项。
据严浪介绍,不少工作是无法律、无文件依据,上级部门转嫁给社区的。记者了解到,经过西湖区“三下三上”反复征求意见,取消了区级职能部门下派的81项工作事项。西湖区总工会取消的无依据工作事项最多,达10项,其次是残联9项、人口计生委8项。
“西湖区有10个街道办事处、116个社区,这次在每个街道选取两个社区作为试点。”严浪表示,《关于减轻社区负担、提升服务群众功能的实施意见》已获区政府常务会通过,7月底将开展试点。今后,区级相关部门新增延伸到社区的工作实行“准入制”,经“区准入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方能下达至社区。
“减负”比例仍偏低
西湖区为避免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增强居委会作为基层组织的自治功能,为社区“摘牌减负”的做法能起到实际作用,这是不少忙碌的社区干部的期待。
不过,西湖区此次“减负”仍远远达不到彻底为社区减负的标准。“经过整合归类,社区合理的工作事项有5大类71项。”西湖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与记者算了算账,西湖区最多的社区承担387项工作事项,此次为社区“减负”只有81项,这意味着还有100多项工作需要省、市层面“减负”。
谈及“减负”比例低,“减负”并不彻底,严浪解释说,主要是因为西湖区这项减负推行是“由下而上”,只能取消区级职能部门摊派给社区的工作事项。事实上,省、市不少不合理的工作事项也压到社区,区级层面无权清理这些工作事项。
5月下旬,西湖区副区长王建国就社区“减负”带队赴重庆市江北区、武汉市江汉区、南京市鼓楼区学习考察。据了解,武汉、南京等地为社区“减负”的做法是“由上而下”,市级层面出台细则,取消了市级层面、区级层面180多项各类工作事项,只保留了社区工作合理职能。重庆市则在更高层次为社区“减负”,“减负”比例高达65%。
江西日报记者 余红举 实习生 章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