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如何走得更好?

08.04.2015  13:09

  在宜春市,目前有宜春化成护理医院、宜春市老年护理院两家实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养老机构。作为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运营状况如何?还面临哪些困难?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深受好评,解老龄家庭之忧

  2012年8月,有着30多年从医经历的杨萍在宜春城区创办了宜春化成护理医院,主要为空巢、病残、失智、失能老人提供托老、诊疗、护理、康复和临终关怀等服务。“我们目前有50多位老人在这儿生活”。

  肖先生的母亲患有多种老年疾病,2013年摔倒落下了全身瘫痪。“我一个人真没办法照顾,就送到了化成护理医院。快两年了,我妈一个褥疮都没生过,几次发病都及时抢救过来了。要是在家养着,人早就没了”。

  来到由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13年创办的宜春市老年护理院,记者了解到,该院目前托养的80多位老人平均年龄80岁以上,大多患有精神疾病、中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大多是半失能、失能老人。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杜晓说:“医养融合的专业护理,解决了家属的后顾之忧。

  由于这类养老市场潜力大,宜春市老年护理院“一床难求”。目前,该院正在改造护理大楼,届时床位将由100多张增加到300张左右。

  产业很美,却伴随艰辛与无奈

  2013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医养融合发展。

  杨萍曾在湖南株洲一家医院负责时,就创办了老年病科,提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若干意见的出台让杨萍看到了国家政策的利好。“养老服务业,是造福社会的‘朝阳产业’,2012年我来到宜春开始筹办化成护理医院。”杨萍说,如今收获了社会效益,但也伴随不少艰辛和无奈。

  采访中,管理体制、政策落实、人力资源、资金等方面的问题,成为绕不过去的话题。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属卫生、民政双重管理,难以实现政策协同。为获取民政部门支持,化成护理医院、宜春市老年护理院均申办了“老年公寓”。一家单位挂两个牌,就要忙两摊子事。

  “医养结合”是新事物,不少政策的落实也让人操心。为纳入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定点单位,杨萍请市区医保局干部到株洲考察,最终如愿。然而,新农合定点单位申请了近两年尚未批下,这让不少农村老人望而却步。宜春市老年护理院也面临同样问题。“目前城镇医保在护理院无法实行异地结算,也是个遗憾。”杜晓说。

  “最大的瓶颈,还是人力资源和资金。” 杨萍说,医师、护工难找,平均年龄60岁以上,而护士都是刚毕业的,没爱心根本适应不了这种苦累活儿。又由于收费不高,化成护理医院和宜春市老年护理院目前均无利润。

  走得更好,期待顶层设计推动

  宜春市民政局福利事务科负责人告诉记者,宜春鼓励支持公办医院和有条件的企业、个人开办“医养结合”老年护理机构,但当地目前只是粗放式管理。宜春正积极研究出台一系列扶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采访对象均表示,“医养结合”要实现跨界融合,亟待顶层设计,政策推动。在理顺管理体制的同时,切实完善投融资、补贴支持、人才培养、职业培训等政策措施。

  宜春市老年护理院负责人廖波说,政府要出台相应标准,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走上正确的发展途径。当前,迫切需要加大人力、财力等政策支持。

  护理院也在努力化解这些困难。化成护理医院成为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宜春市老年护理院则将护工活儿包给了一家劳动服务公司。杨萍说,培养养老服务业志愿者队伍,转变社会养老观念也十分迫切。

  江西日报记者 胡光华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