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塞医务人员无异常 所在医院现埃博拉病例

13.08.2014  13:24

几内亚医护人员正在疫区工作。新华社发

位于首都弗里敦的塞拉利昂-中国友好医院于7月31日晚出现埃博拉确诊病例,与病人接触过的7名中方医务人员全部就地隔离观察。中国驻塞拉利昂使馆12日证实,正在塞拉利昂-中国友好医院接受隔离观察的7名中国医务人员目前身体状况正常,未出现埃博拉出血热症状。

中国9名专家陆续抵达西非

位于首都弗里敦的塞拉利昂-中国友好医院于7月31日晚出现埃博拉确诊病例,与病人接触过的7名中方医务人员全部就地隔离观察。

此外,中国援助塞拉利昂医疗队7月31日证实,医疗队工作的弗里敦金哈曼路卫星医院几日前接诊过一名埃博拉确诊病例,医疗队的一名医生正在驻地接受封闭观察。

中国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长王耀平12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这名接受观察的中国医疗队医生身体状况未出现异常,目前已基本排除感染埃博拉病毒可能,正式结束观察期。

另据报道,商务部12日发布消息,中国政府提供的紧急人道主义物资和派遣的9名公共卫生专家已陆续抵达有关西非国家,帮助应对埃博拉疫情。

国家旅游局严防疫情传入

昨天,中国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范和应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旅游部门需实时了解疫情进展,同时在接待已发现疫情的西非国家旅游团时需严密关注,一旦发现疑似症状应立即上报相关主管部门。

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目前疫情已呈现局部失控的发展态势,并出现跨境传播的病例,再加上暑期我国赴南非等地区的游客呈增长趋势,不排除通过来自疫情地区入境游客传播疫情的可能。为做好旅游系统疫情防范和应对工作,防止该疫情通过旅游渠道传入我国,特下发《关于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范和应对工作的通知》。

北京建医疗队分批赴疫区

京华时报记者昨日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地坛医院等处了解到,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的部署,北京市组建了三支医疗队,将待命分批参与指导西非国家埃博拉出血热的防控和救治工作。

据了解,为了援非抗击埃博拉,国家卫计委紧急下发《关于组派医疗队赴西非四国指导参与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北京市前天组建医疗队。按照通知,每支医疗队工作一个月,每月一轮换。他们抵达非洲后,将指导和帮助当地开展埃博拉出血热患者救治工作;对我国驻当地公民进行健康教育、对其中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进行救治。

作为此次第二批次援非专家,北大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于岩岩介绍,他们组建完成的一支8人队伍,包括两名感染疾病科医生,3名80后护士,两名检验科医生和一名感染控制科医生。

此外,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相关实验室已具备检测该病毒的能力,一旦病例输入,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可疑病例。

溯源

几内亚两岁男童或为疫情源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1日公布的最新数字,在西非地区暴发的埃博拉疫情已经造成1013人死亡。世卫组织把这次疫情暴发标注为国际卫生紧急事件。

一篇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报告说,生活在几内亚某个村庄的一名两岁男童,很可能是这场“大杀伤力”疫情的最初病人,或者说“零号病人”。这名男童大约8个月前出现发热、排黑色便以及呕吐等症状。四天后,也就是2013年12月6日,他不幸去世。

这篇报告由法国、德国、几内亚、世卫组织等多国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研究人员说,他们还不清楚这名男童如何感染埃博拉病毒。

从研究人员提供的调查结果来看,男童去世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都强烈暗示这次疫情始于这名男童:2013年12月13日,男童的母亲死亡,此前出现出血热症状;2013年12月29日,男童3岁的姐姐死亡,她也曾出现发热、呕吐等症状;2014年1月1日,男童的奶奶死亡,同样出现埃博拉感染症状;2014年2月,村庄外的人参加了男童奶奶葬礼,从公开资料看,两名参加者将病毒带回了自己的村庄,同时让家人和医护人员也感染了病毒。随后,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埃博拉病毒感染。

此外,从地理位置上看,男童所在村庄位于几内亚南部,靠近该国与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两国的交界地区。如今这几个国家正是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地方。

男童去世数月后,埃博拉疫情在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等国大范围暴发。

救治

全部埃博拉试验性药物赴西非

生产治疗埃博拉出血热试验性药物ZMapp的美国马普生物制药公司11日说,该公司已将全部可用存货送往西非。马普生物公司发布声明说:“为回应来自一个西非国家的要求,所有ZMapp可用存货已经耗尽。

任何使用ZMapp的决定必须由病人的医疗小组作出。”声明说。另外,这种药物“均为免费提供”。

马普生物公司并未披露是哪个西非国家接收到药物,以及运送药物的数量。媒体率先报道称,这个国家是利比里亚。

当天晚些时候,利比里亚总统府发布声明,证实美方批准利比里亚政府要求,发送ZMapp样品剂量给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医生使用。

根据这份声明,利比里亚总统埃伦·约翰逊-瑟利夫8日直接向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请求后,美方才批准供药。

另据报道,世界卫生组织12日在总部日内瓦公布了针对埃博拉试验性药物的伦理审查结果,认为在此次埃博拉疫情中,向病患提供未经批准的试验性药物合乎医学伦理。

专家说法

埃博拉病毒稳定不易变异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副所长董小平研究员12日表示,埃博拉病毒的核酸相当稳定,不像艾滋病、流感那样容易变异难防控。对于这种病毒,要警惕,但莫恐慌。

董小平介绍,埃博拉病毒是人兽共患病毒,一般认为其自然宿主是非洲果蝠,终末宿主主要是人类、灵长类动物,包括大猩猩、黑猩猩和猴子,通过接触传播。接触相关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死于埃博拉病毒的动物的尸体,可能造成感染。

董小平说,埃博拉病毒对热非常敏感。60摄氏度下一小时可以让它灭亡,煮沸5分钟也可消灭它。

这个病毒对很多常规消毒剂都是敏感的。比如含氯的消毒剂、脂溶剂、酚类消毒剂、过氧乙酸,以及紫外线等都可以将埃博拉病毒灭活。”董小平说。

本版综合新华社京华时报记者 龚棉 田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