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广西知识产权工作实现赶超跨越式发展

01.03.2016  13:01

  广西子站讯 “十二五”时期,广西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采取非常政策、非常措施、非常办法和非常力度,全面推进发明创造工作,知识产权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突显六大亮点:

  一是广西发明创造赶超跨越。2012年以来,广西发明专利受理量、授权量和拥有量增长率等三项指标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前列。“十二五”期间,全区专利申请受理量突破10万大关,达120940件,发明专利76692件;专利授权量41421件,其中发明专利8781件,分别是“十一五”时期的3.5倍和6.6倍;2015年末,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件,是“十一五”期末的近7倍,从全国平均的1/6提高到1/3;2014年广西专利综合实力指数在全国排位比2011年提升6位,由第27位升至第21位。2015年广西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首次进入全国前10名,广西大学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位列全国高校第6位,广西玉林柴油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专利申请受理量进入全国企业前50名。

  二是广西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成效显著。自治区政府制定出台了《广西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5-2020年)》;与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次建立合作会商制度,双方签署了合作会商议定书;成为首批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7个省(市、区)之一;2015年广西区域知识产权指数在全国排名由24位升至第17位,知识产权产出水平全国排名第9位。“十二五”期间,全区作品著作权登记数量达到886件,农林业植物新品种授权品种数量达到44个,新登记保护地理标志注册达到19件。截至2015年,全区有效注册商标68258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9件,广西著名商标686件。

  三是广西专利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修订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专利条例》,在重点民生领域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制定出台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设立开通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公益服务“12330”平台,专利执法专项检查300多次,处理各类专利案件800多件,案件受理总量是“十一五”时期的27.2倍,全国排名从2011年的第27位上升至2015年的第19位。

  四是广西专利运用效益持续提升。引导金融机构开展专利质押贷款总额近4.5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5倍;许可实施569件专利,许可合同金额3910多万元,转让专利(申请)权1797件,其中发明专利974件;自治区支持引进26项发明专利技术,经过消化再创新,新增产值近8亿元;全区共有19项专利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创造经济效益超150亿元。

  五是广西专利管理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南宁市、桂林市列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南宁、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列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14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4家,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2所,自治区支持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34家,5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贯标服务机构8家,专利信息分析服务机构10家,全区专利代理机构33家,专利代理机构是“十一五”期末的3.6倍。

  六是广西专利事业基础日益夯实。全区有2人被评为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1人被评为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超过8000多人,人才总量是“十一五”时期的8倍;建成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广西(桂林)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两个交易平台;全区市级知识产权事业单位达到4个,80个县(市、区)设立知识产权局,占全区县(市、区)总数的73%;成功举办5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

  可喜的成果得益于强有力的措施,“十二五”期间,广西知识产权主抓了七项重点工作:

  一是以实施发明专利倍增计划为抓手,采取政府强力推动与发挥市场作用相结合,全力推动全民发明创造。“十二五”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全民发明创造活动的决定》、《广西发明专利倍增计划》等文件,将全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纳入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建立“一把手”挂帅、政府主导、分工协调、全面推动的工作联动机制,设立自治区本级专利专项资金2.2亿元,增加自治区知识产权局内设机构及人员编制,新设立广西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各市、县(市、区)也建立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建设,基本形成了完整的自治区、市、县三级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系。全面实施发明专利倍增计划,通过强化科技项目知识产权政策导向,推动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申请发明专利,激励企业产生大量发明专利申请,鼓励民众参与发明创造活动,引导发明人将技术成果专利化,实现了发明专利申请量大幅度提高。“十二五”期间,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29524件,大专院校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11489件,科研单位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2567件,机关团体专利申请受理量1216件,个人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47811件,分别是“十一五”期间的18.1倍、11.6倍、10.6倍、31.2倍和4.4倍。自治区本级资助奖励专利31742项,金额达6672.6万元。

  二是以发展专利服务机构为抓手,采取培育与引进相结合,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自治区政府出台《关于加强专利服务机构建设的实施方案》,新成立22家区外专利代理机构在广西设立分支机构。2015年,全区通过专利代理机构代理的专利申请32205件,代理率达到73.7%,比“十一五”末提高了将近15个百分点。在全区服务机构选派82名专利特派员到企业开展发明专利扫零活动,以企业、服务机构相结合的方式,在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生物制品、橡胶制品、预应力机具、资源循环利用等产业开展专利导航,在信息技术、机械制造、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等开展新产品或核心技术专利预警评价应用示范,增强产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累计进行25个专利导航及预警应用示范项目,带动一批重点企业和出口外向型企业主动开展重点产品和重大技术专利预警分析。通过服务机构开展专利文献检索、专利信息深度挖掘分析、专利申请和投融资等服务,带动产业、企业进入专利信息分析预警、专利挖掘布局、专利金融运营的良性循环,为发明创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以开展“护航”专项行动为抓手,采取执法与维权相结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围绕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建装材料等重点民生领域深入开展专利执法专项行动;加强专利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全区专利行政执法人员共计113名,各市执法人员均达到法定要求;建立完善跨区域、跨部门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推动南宁、桂林、梧州等市与广东省东莞、佛山市以及河南新乡市建立跨省区市级专利行政执法协作机制。积极开展重点展会知识产权执法,受理各类专利案件;结合京桂、粤桂展会知识产权保护交流合作以及区、市知识产权展会保护联动机制,组织开展展会联合执法活动。强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建设,开通“12330”维权热线,支持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成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分中心,制定《中国(广西)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

  四是以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抓手,采取宣传、展示、服务相结合,推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建设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运营,推介项目4500余项,知识产权交易网正式上线,与中国技术交易所合作共建广西服务站及“技E网”广西频道,广西(桂林)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成功推动6家企业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Q版挂牌、融资金额达1600多万元;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对各领域专利数据库及其检索平台更新完善,建成广西知识产权信息中心——设区市专利信息服务站——企业三级广西专利信息服务网络。广西强强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到美国、德国、印度等国申请专利,推广销售专利技术,收入超过1亿元。建立多渠道专利质押融资协同推进机制,搭建政府、服务机构、金融机构三方合作平台,大力支持企业以专利权质押融资,拓宽融资渠道。搭建知识产权展览平台,2012年以来,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玉林连续举办5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搭建了集宣传、展示、转化和交易的平台,有2600多家企业、高校、院所参展,集中展示发明创造成果9000多项,促成专利成果及产品交易7.2亿元。

  五是以实施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程为抓手,采取点、线、面相结合,推动知识产权整体发展。推进区域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制定出台促进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实施的相关政策,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强区工程,召开工作推进会,指导试点示范县(市、区)和园区制定实施方案,并给予经费支持,推动完善县(市、区)和园区知识产权工作体系、机制和制度,树立一批知识产权品牌。2015年,2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共申请发明专利13841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018件,分别占全区的44.9%和53.4%;14个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县区共申请发明专利6534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102件,分别占全区的21.2%和27.4%。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构建贯标工作推广体系、培训体系、咨询服务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深入实施“优势知识产权企业培育示范”工程,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推动近200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和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工作。2015年,143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及培育单位共申请发明专利1354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42件,分别占全区企业的11.6%和35.9%。联合自治区教育厅、科协认定南宁市秀田小学等62个单位为广西中小学生发明创造示范单位(试点),支持南宁市二中、滨湖路小学申报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建设,通过试点单位的发展和组织,激发中小学生的发明创造热情,促进中小学生发明创造工作的开展。

  六是以实施“十百千”知识产权(专利)人才培养工程为抓手,采取人才、基地、项目相结合,大力培养知识产权紧缺人才。制定《2013-2015年广西“十百千知识产权(专利)人才”培养方案》,认定广西“十百千”知识产权(专利)人才329人。出台《广西知识产权培训基地管理办法》,设立专项经费支持6家自治区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建设。举办各类培训班140多个,培训人数达19000多人次。紧抓专利代理人才培养,将在读研究生纳入培养范围,连续4年承办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考点工作,全区专利代理资格人员达352人,是“十一五”期末的3.3倍。

  七是以开展知识产权重大活动宣传为抓手,采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共同营造知识产权氛围。紧紧抓住“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专利周、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等重要时间节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开展各种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形成全方位、连续性的立体式宣传。(广西壮族自治区知识产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