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十字街75户居民 喜领20余万元“整栋搬迁奖”

03.01.2014  12:38

魏冬生,你就一个人来领钱啊,老伴怎么没来,是不是想存私房钱啊?”“不是哦,领回去还不都得上交啊。呵呵,这3000元奖金还真及时,正好可以置办年货了。”1月2日上午10时,南昌市青云谱区十字街棚改指挥部洋溢着一片笑声,十字街151号周边的75户拆迁户,接到了十字街谷市街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主任王慧娟的电话后,欢天喜地跑到指挥部来领取整栋搬迁奖。一见到老主任,这些拆迁户就有说不完的话。

纠结 想尽早搬离又想多争点利

签约的时候,王书记说了有提前奖,但当时我们都是冲着书记的面子提前签约,本来都没指望有奖金可领。没想到,今天真的能领到钱。”仔细数着手中百元大钞的魏冬生心情特好,见了王慧娟后,话也多了起来。

魏冬生告诉记者,他是“江拖”的老职工,今年75岁,十多年前单位分了一间不成套的福利房,没有卫生间没有厨房。虽然房子比较紧凑,但由于经济条件不允许,一住就是十多年。“最大的不便就是卫生间的问题,151号房住了59户,基本上都没有厕所,大家都是集体到公厕。年轻时还好点,现在年纪大了,一个晚上就要好几次,稍有不慎还会摔跤。”魏冬生称,他早就盼望着十字街启动棚改,可以尽早搬离棚户区。但到了真正启动棚改的时候,看到棚改宣讲队的工作人员上门宣讲时,自己心里又纠结起来。“我的房子只有14平方米左右,按照政策规定,如果选择住房安置,可以分到一套36平方米左右的新房。”魏冬生表示,现在他孙女、孙子都跟着自己住,36平方米的房子太小了,就想“软磨硬泡”分套大一点的房子。

可以说,住在十字街棚户区的居民,大部分都有这种想法,既想早点搬离棚户区,又想在这次棚改中为自己多争取点利益。”王慧娟说,因为掌握了大多数居民的真实想法,所以在做动迁宣讲时,自己会设身处地为居民着想,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对每户拆迁户提出“个性化”的安置建议。“比如拆迁房面积够的,我们就推荐还房子;如果房子面积不足但人口又较多的,就建议选择货币补偿。”王慧娟表示,在宣讲之前,自己先要掌握透政策,这样才能最大限度迎合居民的想法。

喜悦 承诺逐步兑现“上楼”指日可待

在2013年12月20日签约的时候,我就和大家说了,如果按照时间节点签约,就可以拿到整栋搬迁奖。既然说了,那就一定要兑现,否则居民都会说我这个人不讲信用。”在昨日的现场,十字街151号周边共有75户拆迁户领到了整栋搬迁奖,每户3000元。在发钱现场,王慧娟还告诉居民,补偿款和安置房都将一一兑现,所有居民都可放心。

政府说话算话,总算是可以圆梦了。”住在十字街151号的余德明领钱后高兴地称,自己虽然只有一间十几平方米的瓦房,但一住就是几十年,住在这里送走了老的养大了小的,感情还是蛮深。但一说起老房子,余德明称,由于是木结构的瓦房,早就破败不堪,外面下大雨里面就下小雨,住在里面真是受罪,特别是看着旁边的高楼大厦,心里一直梦想着能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房子。“现在‘上楼’指日可待,用不了多久,我就可以和他们一样,搬进新房了。”一想到这,余德明就满心欢喜。

王书记,等我搬进了新房,你一定要来我家串串门,你永远都是我们的老书记。”刚送走余德明,另一拆迁户徐国林走进来就握住王慧娟的手,说个不停。“到时我一定去,多准备点好吃的。”王慧娟也开着玩笑,并叫徐国林领钱。

感动 数次上门宣讲 重病居民床上签约

邓豫章的老婆来了吗?再打电话看看,是不是我们送到她家去。”2日上午11时25分,75户拆迁户中已有50户领走了钱,但还有一些人没来领。在十字街151号,还有一个特别的拆迁户,一直牵挂着王慧娟的心,他就是一直卧病在床的邓豫章。

他老婆已经来了,正在路上,估计马上就到了。”和王慧娟同一个宣讲组的青云谱区房管局工作人员吴英霞打完电话后没多久,邓豫章老婆就抱着小孩来到了现场。领完钱后,邓豫章老婆激动地称,十字街的房子是她家的老房子,现在住在城南农民公寓。她老公在2011年做完脑瘤手术后,就一直卧床在家,门都没办法出。自从十字街启动动迁宣讲后,动迁宣讲人员吴英霞、邓鸣等人数次上门,耐心细致解释棚改政策,最后签约都是在床上进行的。“特别感动,他们这些宣讲员挺不容易的。”邓豫章的老婆在连声道谢后,才离开了现场。

来源: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