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机关党员干部春节回乡调研文章集锦(十)

21.03.2016  10:37

 

宅改”改出“新天地

省国土资源厅 姚志文

  2015年2月,余江县被确定为我省唯一的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春节后,我来到该县几个先行试点自然村调研,看着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拆除危旧房后平整的土地,体验着和谐融洽的干群、邻里关系,不禁为宅基地制度改革点赞。

  “宅改”让农村环境变美了。马荃镇岩前村倪家的小广场上,孩子正在玩耍,一群妇女正在跳广场舞。该村村民事务理事会理事长倪和平说:“原来这是烂泥塘,杂草丛生,村庄内道路泥泞不堪,厕所、猪牛栏、危旧房等杂乱无章。宅改后,大家将这些老旧房拆除,空地平整,新修村内道路,整治池塘沟渠,清运垃圾,栽种绿化苗木,安装路灯。如今,村里干净漂亮、井然有序。

  “宅改”让闲置土地不“”了。在先行试点自然村,村民理事会分类施策,对一些闲置废弃的厕所、畜禽舍和倒塌的住房及无合法权属来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实行无偿退出,对“一户多宅”的多宅部分实行有偿退出,先行试点村的大量闲置宅基地得到释放。

  “宅改”让农村发展更活了。环境改善了,村民理事会积极行动起来,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思路。马荃镇岩前村倪家正筹划着依托良好的村居环境、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毗邻龙虎山的区位优势,鼓励村民开办农家乐,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

  “宅改”让干群、邻里关系更好了。余江县在1392个村小组建立完善了村民事务理事会,发挥理事会在宅基地分配、流转、退出、有偿使用、增值收益分配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时,对改革中涉及个人利益调整的,坚持干部带头、理事带头。村民理事会在“宅改”中实行集体研究、集体讨论、集体决策,充分尊重和吸纳群众意见。如今,在先行试点村,邻里宅基地纠纷少了,相互帮衬调整宅基地的多了,群众感受到改革的正能量,更信任支持干部了。

 

 

 

 

 

微力量”带来大变化

吉安市 朱 辉

  如今,刷微博微信、做淘宝微商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春节期间,笔者在走亲访友间,感受到了农村不一样的“微力量”。

  在吉安市峡江县桐林乡舅舅家拜年,惊奇地发现60多岁的舅舅玩微信煞是熟练。他说:“乡里开通了党建微信公众平台,有事在支部微信群里喊一声就可以得到解决。”邻居赵叔想询问办理残疾证的具体手续,舅舅拿起手机熟练地打开手机微信,在群对话功能中喊了一声:“有干部在吗?办理残疾证需要准备些什么材料?”不一会儿,微信群里便有人回复:“我们针对特殊人员开通了上门服务,工作人员会在两个工作日内上门办理。”工作人员上门时说:“我们按照‘连心’工程‘四进四联’活动要求,不仅提供‘微服务’帮助群众实现‘微心愿’,还利用点对点、点对群功能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受理投诉与意见建议。

  峡江县积极践行“党建+”理念,实施“党建+互联网”提高党建工作实效,在县级层面建立了“玉峡先锋”党建网和微信,在乡镇和有条件的村、社区开通党建微信平台(群),“微党讯”“微党课”“微服务”也被越来越多的党员群众所接受。基层党员群众认为,微时代,“微党建+”并不是一种赶时髦,而是从微入手,以微见大,有助于提升基层党组织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建议上级加强顶层设计和技术指导,让党建活动接地气、有灵气。

去年下半年,在外打工多年的三婶回到农村创业。大年初三在她家做客,只见她时不时就看手机,原来她开了网店,搞起了剪纸等手工艺品加工和销售。她说,在朋友圈把自己平时鼓捣的剪纸、中国结等小玩意晒出来,就有人来问卖不卖,我看是个机会,就回来创业了。如今,三婶的产品供不应求,还聘请周边群众利用农闲时间一起生产,促进了周边群众增收。据村民介绍,现在不少村民都开了网店,把自家的井冈蜜柚、红心芋等特色农产品放到网上销售,增加了收入。

(载《江西日报》2016年3月16日B4综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