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华东交大:三学生代表加入学校决策咨询委员会

11.09.2014  17:21
  精致漂亮的贺卡、微信微博上满满的祝福……随着第30个教师节到来,高校学生纷纷以自己的行动向老师表示感恩和祝福。在这样一个特殊节日里,华东交通大学不仅拥有鲜花与掌声,还有着批评与改进。9月10日,该校师生共聚一堂,在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的同时也“盘点”教学工作中的不足。      以生为本   聆听学生心声
  “在我们学生眼里,老师的神圣,在于写下真理,擦掉功名;老师的伟大,在于燃烧自己,为他人指引人生航向。”不同于以往的教师节,今年的大会上许多学生也和老师们“在一起”。学生代表张嘉艺,同时也是华东交通大学决策咨询委员会一员的她,向老师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吐露来自学生的声音:“我们将把对老师深深的爱,化作‘见面时一个甜甜的微笑、上课前一声亲切的问候、课堂上一双求知的眼睛、批评时一份理解和感恩’。”她提倡学生应该做“好学者”弘扬优良学风;行“上课礼”传承尊师美德;拒做“三族”,引领文明新风。同时,该校学生还自发在教师节这一天发出《尊师,从细微做起》的倡议书,号召学子们对老师感恩于心,回报于行。
  “与其说是我帮助了学生,不如说是学生启发和帮助了我。”今年教师节,华东交大心理咨询教师舒曼收到了一张特殊的贺卡,这是由一名12年前他接触到的学生寄来的。2002年的一个春天,舒曼老师接到委托,为一位患精神病大学生进行心理治疗。了解到那位学生缺少同学的关爱,舒曼便组织患者所在班级的同学集体前去探望,最终感化患者,并使其成功痊愈。“其实正是学生让我们教师理解了教育的意义。” 舒曼同时倡议老师们用爱心去教导学生,为学生开启心灵之门。
    据了解,为更好地聆听学生的声音,华东交通大学还特别邀请三位学生代表加入学校决策咨询委员会,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形成师生一起共建交大的格局。“我们要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老师们的良好精神面貌的同时,彼此之间传递‘正能量’。”华东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万明说道,“学校的政策要能够接地气,以学生为本,办好教学工作。”      六字箴言”促进学校发展
  “‘补课’就是集中精力解决师资缺口和基建缺口;‘爬坡’就是集中精力解决学校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关键性问题;‘跳高’就是要集中精力,在国字头科研项目、国家级平台等代表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项目上,全力争取新突破。”华东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万明在现场向老师们提出“六字箴言”。
    回顾学校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的同时,华东交通大学也不忘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盘点”工作中的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万明要求在座教师,要提高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对学生群体的认同感、对学校事业发展的认同感。“我们教师应该大力挖掘探索师生互动方式,适应90后学生‘好动’‘好思’、‘好问’的特点,积极构建课内课外的互动式教学体制。
    2014年是华东交通大学“深化改革落实年”,并以校院两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学校工作要点分解到各职能部门(教辅单位)等为抓手,全力在抓落实上见分晓、比高低、论英雄,实现了“一个突破,六个提升。” 万明提到,“学校氛围越来越好,好老师越来越多,好成果越来越多”。该校以就业为主题,申报的“地方高校面向基层一线多维互动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成为全省历史上第一个以就业为大背景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要仰望星空、敢于‘冒尖’;要立足实际,接到‘地气’;要文人相亲,善于‘协同’。”万明同时提出,应为年青教师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到国内外高校进修学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要继续坚守教学本位,光大交大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在讲到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时,万明说道,教师进行科研创作应接“地气”,为教学服务,为地方、企业提供助力,为政府提供支撑。他希望,教师能把握好专业的最新动态和最前沿科学,将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与学生共同探讨科研中的难题。      文章链接: 华东交大:三学生代表加入学校决策咨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