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华东交大:校园体育三步走出省运会“星光大道”

10.11.2014  13:59
  147金,85银,42铜,华东交通大学以274块奖牌的成绩位列江西省第十四届运动会高校部奖牌榜第二,创造出历史的最好成绩。“回顾在江西省运动会走出的‘星光大道’,近年来,华东交通大学的体育工作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迈开了‘体育竞技、体育文化、体育精神’三个步子,不仅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还培养了优秀的竞技体育选手,激发师生参与体育的热情,营造出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并最终形成了交大体育人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也是华东交大开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办学’大讨论活动以来取得的成效之一。”华东交通大学党委书记万明说。      第一步:搭建校园竞技平台 奠定群众性体育基础     田径队、武术队、篮球队、女子排球队这四支队伍,是华东交通大学代表团中的明星团队,在本届省运会中,明星队伍表现依然强势。4支明星队伍金牌总数均是第一,武术项目共设150块金牌,其中的80块就收入华东交通大学囊中,最高水平组田径运动员谢全炎力压群雄,以10秒67勇夺田径赛场上历来被认为分量最重的“百米冠军”。   与往届不同,今年,华东交通大学在派出4支老牌强队的基础上,又新派出9支队伍。新组建的队伍表现也不俗,网球队获得2块金牌,高水平组男子单打冠亚军,显示出了全省网球最高水平、游泳队获得8块……这些新队伍并非专业队伍,而是从校园竞技比赛中脱颖而出的,初出茅庐就斩获金牌,得益于华东交通大学丰富校园体育竞技比赛和鼓励校园体育竞技发展的措施。   “3月乒乓球赛、4月羽毛球赛、5月篮球赛、6月台球赛、7月排球赛、9月网球赛、10月校运会、11月足球赛。”走进华东交通大学仿佛置身于运动的海洋,每个月都有学校组织或是学生自发的竞技比赛。竞技比赛俨然已成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体育大餐”。学校的每个学院都制定出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参加校园体育竞技比赛。在入党、评优评先等方面,都倾向于参加体育竞技比赛的大学生,让大学生参赛选手吃香,普通观众心动。与此同时,竞技比赛更是发现运动员的“伯乐”和培养运动员的有效平台,每年学校都会培养一批在各类竞技比赛中表现优异的大学生,给他们配备专业教练,让他们在专业训练中提升竞技水平。在本届省运会中,获“田径全能王”的机电学院李伟及获全能季军的轨道学院黄斌等就是通过校园竞技平台被选为省运会校代表团运动员,并获得了金牌。     第二步:繁荣校园体育文化 营造校园健体氛围     “学生和老师齐上阵,专业和业余同台竞技,在华东交通大学已经形成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华东交通大学分管体育的校领导张玉清副校长说道。除了门槛较高的竞技比赛外,在华东交通大学体育文化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浓厚的氛围正影响着教师和学生一起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对于教师来说,每月一次的“环校园健步走”活动,便是他们体育锻炼的主阵地。“作为教育者,让教师带头参与校园体育活动,能够影响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体育文化牵引。”华东交通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王志斌说。在华东交通大学的校园里充满体育元素,每天早上校园里都会响起广播操音乐,整齐的队伍,统一的着装,优美的动作,体育锻炼已成为大学生一日生活的一部分。   “篮球、足球、排球、排舞……”每学期伊始,同学们都可在十几种体育项目中选修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这种以兴趣为导向的体育选课模式受到大学生的青睐,2011级机电学院刘诗豪同学是  “体育达人”,大学四年间就把感兴趣的体育项目都选修了一遍。“踢毽子、两人三足跑、抛绣球……”每年5月份的“趣味运动会”都会成为同学们最难忘的回忆。“走出网络、走出寝室、走进操场”系列体育活动受到同学们的热捧,“荧光夜跑”、“环校迷你马拉松”一些既简单又有趣味的校园精品活动,让更多大学生走出寝室,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   去年以来,学校建成的室内游泳馆、室内网球馆免费向教职员工开放,即将落成的室外12片网球场也将向师生免费开放。     第三步 奋勇争先 铸就交大体育精神     华东交通大学省运会前线指挥巫文辉给大家算了一笔账:“代表团200余人,获得274块奖牌,花费50万经费。平均下来花费1824元就能培养一个运动员、获得一块奖牌……”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发现华东交通大学获得的金牌“含金量”最高。在奖牌榜前10名高校中,华东交通大学无论是在学校体育生基数、运动员人数、花费经费上都不占优势,却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华东交通大学是如何将劣势条件转化成好成绩的?华东交通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王志斌给记者娓娓道来:“这次省运会取得好成绩,一靠学校浓厚体育文化氛围的基础、二靠交大学子奋勇争先的精神。”   “求知、博弈、进取、创新”这是华东交通大学体育人赛场上拼搏的口号。“日常训练,华东交通大学运动员的软硬件设施不是最好;参加比赛,住宿条件不是最好;比赛结束,奖励不是最多……交大体育人总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成绩,这就是交大体育人一直传承下来的体育精神。”前线指挥巫文辉说道。回忆起省运会的赛场,交大“女科比”焦蕾篮球场的表现让巫文辉至今难忘。离比赛结束还有1分钟,华东交通大学落后5分,但主力前锋焦蕾并没有放弃,凭借2个罚球和一记3分把球队带入加时赛,最后凭借1分优势赢得比赛,那场比赛焦蕾一人就斩获46分。在后面的2场比赛中,交大女篮面对强劲的对手依旧拼得很猛,又分别以2分和3分的赢得比赛。“女篮很年轻,连续3场比赛都紧追对手,熬到最后才胜利,体现的是一种永不言败、顽强的拼搏和奋勇争先的精神。”巫文辉感慨道。“像交大女篮这样的敢打敢拼的还有很多,有‘轻伤不下火线’的运动员李伟,在参加高校普通本科组的十项全能比赛中,强忍腹部肌肉拉伤的疼痛斩获金牌;有接连往返与田径场和游泳场的运动员丁肇群;有头顶烈日,接连比赛的网球队……”华东交大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黄文昌说。   “学校给我以机会,我就还学校以成绩。”体育学院郝君老师,虽然已是二个孩子的母亲,在赛场上却依旧拼搏,成绩斐然。华东交大“妈妈运动员”无疑是本届省运会赛场上群星闪耀中的明星。平均年龄42岁的女排队,面对平均年龄20多岁的对手,过关斩将,夺得冠军;女子羽毛球双打运动员年龄总和95岁,获得亚军……“妈妈运动员”是华东交通大学教职工奋勇争先的代表,不少体育教师,在中断一二十年的专项训练后,自发主动地重新恢复训练并参与比赛。一些非体育专业教职工也发挥特长积极参赛,教职工排舞队和3支学生排舞队第一次参加省运会比赛就获得了“大满贯”,4支队伍全部获得了冠军。   据了解,在第17届韩国仁川亚运会上,华东交大4名入选中国代表团的学子不负使命,均获得了奖牌,喜获1金1银4铜,创全省高校最好成绩。其中,2013级研究生曹硕一举摘得了男子三级跳远的金牌,2012级本科生周末获得了软式网球混合双打银牌、男子团体铜牌、男子单打铜牌,2012级本科生郭甜甜获得了女子铅球铜牌,2013级本科生万勇获得了男子链球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