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养老院发展陷瓶颈 海外华人养老问题亟待解决

18.04.2014  09:19


  援引《加利福尼亚报道》报道,由于资金紧张,旧金山市湾区使命康复医院(华裔社区医院)的养老院近日关闭。这给老人们带来巨大影响,导致居住在此的华裔老人们不得不经历一场所谓的“迁徙创伤”。

  资金短缺导致养老院关闭

  湾区使命康复医院的养老院建于1917年,专门服务于社区的华裔老人。由于这家养老院只接受拥有加州医疗补助的老人,所以养老院的收费远远高于老人们的收入。面对如此昂贵的养老费用,很多华裔老人只能望而却步。而养老院高额的养老收费并没有带来良好的收益,反而因为资金链短缺,而无法正常运营。

  资金的短缺导致养老院的一系列服务资源日显匮乏:没有专业合适的护工,没有充足舒适的床位,更没有健全、先进的医疗保障措施,社区内相应的文娱活动更是寥寥无几。其他养老院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旧金山长期护理巡查项目负责人本森·纳代尔介绍,旧金山的低收入养老院越来越少,过去20年,大约900个医疗补助床位被取消。

  目前,这座养老院建筑已被出售,华裔老人们正在经历一场所谓的“迁徙创伤”。很多老人在搬离湾区使命康复医院期间,正处于疾病康复阶段,而因为搬迁导致多次被送往医院救治。

  是什么阻碍了华人养老院的发展?

  据调查,在伦敦地区居住的华裔有124250人,其中超过65岁以上的华裔老人数量为7713人。这样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给政府和社会增添了负担,而华人养老院的成立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但是,华人养老院在海外的发展仍让人忧心,诸多限制因素使其举步维艰。

  湾区使命康复医院的养老院便是整个华人养老院现状的一个缩影,资金短缺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原因。由于没有充足的资本,养老院的规模、设施和护工素质只能局限在固有水平,难以得到提高。轻者,华裔老人们得不到应有的服务和照料;重者,养老院直接倒闭,使这些老人“无家可归”。一些养老院规定只有享受当地医补的老人才有权入住,同时高额的费用也让很多老人无法负担。在这种情况下,供需无法达到一定的平衡,华人养老院的发展也容易脱离正常的轨道。

  另外,在国外开办养老院需要执照,这些营业执照被特定的族群所垄断。如在美国纽约,很多人就呼吁政府在发放执照时考虑到不同社区的需求。在华裔聚集的地方,华人养老院得不到许可经营,而那些有执照的养老院,其内部管理和语言文化又与华人的要求有很大差异,致使华裔老人的养老困难重重。

  对于居住在养老院的华人来讲,他们对于这些机构始终缺乏信任。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使他们不去主动配合管理者的工作,加之文化差异,院内的一些文化娱乐、家庭护理、健康讲座等活动无法有序开展,华人养老院的发展也就陷入瓶颈。

  探寻海外华人养老的良方

  华人养老院为老人们安享晚年创造了一个归宿,但诸多问题的存在仍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话题,华人养老院的困境不能不引发我们对于海外华人养老问题的探讨。

  养老院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社区、华侨华人多方关注和鼎力支持,无论是政策上的优惠还是资金上的投入,对于养老院的建设都十分必要。

  同时,由于很多华裔老人独处异乡,缺乏文化认同和心理安慰,社区养老也就成为了一剂良策:如英国华民社与当地政府合作为护工提供培训及帮助,伦敦华人小区中心常年提供各类兴趣班,丰富老人生活。这些社区养老机构提供了多元化的服务,鼓励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另外,一些“投奔”海外子女的老人无法得到国外优厚的福利待遇,加之住房难以申请、医疗保健程序繁杂,导致生活十分拮据。因此,侨社还应该呼吁政府,多些资助,多些关怀,多些文化上的理解,多些针对华裔老人的暖心政策。

  当然,深受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影响,“回归家庭”是华人最渴望的养老方式。这就要求子女们要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克服客观条件的局限,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与此同时,由于人们逐渐意识到海外不再是养老的天堂,“归国养老”、“候鸟式养老”也不失为解决养老的对策。

  总之,为了使华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家庭、社会、政府都应肩负起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