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华:新型农村就该是这样让人憧憬

23.04.2015  10:36

  2015年,全国文明办公布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我区35个村镇榜上有名。这些村镇有什么特别之处?近日,记者走进其中的多个村镇看到,这里环境宜人,居民生活富足、和睦相处,是许多农家人憧憬的家园模样(据4月21日《南国早报》)。

  不是大刀阔斧的推倒重建,也不是从农民身上赚钱建“新农村”更不是靠行政命令赶农民上楼,从荣获第四节全国文明文明村中这三个较为典型的村庄来看,无一不是依托国家惠农政策,结合农村农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新型农村,尽管这些村庄相比起一些经济发达的农村,生活并不算十分富裕,但却过得安宁、过得踏实,过的是让很多农村农民甚至城市居民都为之憧憬的日子。

  农民离不开劳动,也是劳动让马岭镇农民过上了如今的富足生活,他们所居住的依然是原来的自然村,但面貌却发生了巨大变化,别墅林立,基础设施完善,唯有不变的是乡亲们的勤劳,他们因地制宜选择发展苗木种植和通过种植马蹄、生产衣架致富。而位于钦州市钦北区小董镇南部那学村,则是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多的特点,大力发展道路运输,经过10多年奋斗,该村不但拥有各类运输车辆210辆,还成立了负责专业协调的汽车运输协会,使汽车运输在那学村得到规范和健康发展。而被誉为“桃园新村”百色市华润希望小镇,走的则是通过土地流转共谋发展的路子,农民将土地流转华润集团,华润集团又在小镇上建了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样小镇农民不但有了土地流转的固定收入,还被吸纳到农业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而该小镇各种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和居住环境,足以让很多城里人“羡慕嫉妒恨”。

  这才是真正让人憧憬的新型农村和农民生活,有清新的空气,看得见山色,听得清水响,熟悉的乡音,厚重的乡愁,儿童有欢乐,老人能休闲,年轻人更奋斗的空间,不出家门就能安居乐业,这样的乡村谁人不憧憬。其实,正如农民普遍努力追求辛福生活一样,农民非但不反对新农村建设,更希望能够在原来居住的土地上,建设发展带有厚重乡土文化底蕴的新型农村,而不是像某些地方看似整齐划一,外表光鲜,实际上只是中看不中用的新农村驱壳,农民住进去非但没有产生幸福感,反而平添很多不便很烦恼,甚至连一点家的感觉都没有,显然,这既不是农民所需要和期待的新农村,更不符合全国文明村镇评选所倡导的宗旨,广西这35各村镇能够登上全国文明村镇榜,不只是对创建文明村镇是一个促进,一些地方更应该从这些全国文明村镇中得到借鉴和思考,让更多的农民所憧憬的家园模样早一天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