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少华:“离婚限号”是一种“冷处理”的关爱

10.07.2015  10:41

  日前,陆续有市民报料,想在天河区办理离婚,至少要等一个月。想在海珠区办理离婚,也要等上半个月,最快到7月17日才能办理。莫非近期离婚率连年飙升,民政部门悄悄对离婚登记“限号”?(7月9日 广州日报)

  原以为这就是一种无稽之谈,但当记者进行一番的深入采访,才发现还真有这么回事。现在天时暑热,特别是年轻人心情更容易烦躁。常常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互不相让,脑子一热,就跑到民政局离婚。甚至很多夫妻,周六、周日在家吵了架,气不过,星期一一早就跑来离婚。

  而现在离婚虽然没有增加难度,时间上却没有这么发方便了。也许一个离婚申请要拖一周,或半个月,甚至一个月还“划不清界限”。其他工作效率不高可能会造成损失,而在这里拖上一段时间,给双方一个冷静的时间和机会,而一些小情侣就可能因为时间长久,而冲淡矛盾、消除火气,乃至自后又重归于好。

  应该看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离婚的案例就是在双方“一气之下”酿成的。据有人估算,绝大部分夫妻离婚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像这种“一气之下”离婚氨差不多占年轻夫妻离婚的一半以上。因为婚姻自由离婚自愿,许多年轻夫妻常常离婚证一拿到手就追悔莫及,更是因为“木已成舟”,有的人就只好认了。这样的离婚不仅不严肃,会给双方的家庭造成痛苦,也给社会带来许多不良影响。

  不管是结婚离婚向来都是一种非常严肃的问题,我们国家法律规定婚姻自由,并不是主张年轻人视结婚离婚如儿戏。而现在就因为“拿离婚证太容易了”,也使得不少年轻的伴侣把离婚当成了“口头禅”。现在广州民政部门给离婚证增加一点时间难度,这是一种良苦用心,更是对社会、对家庭。对年轻夫妻的一种关爱。

  给离婚登记“限号”,将欲离婚的夫妻进行“冷处理”,这是一种工作艺术,也是为了保全一个家庭做最后一次努力。这样的一种工作策略也许不那么“合法”,但却合情合理,更符合我们社会的公序良俗。人们常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夫妻走在了一起不仅是缘分,更要担负着一定的责任。有家庭的更有社会的。民政部门用这样的方法,尽量的挽救婚姻,挽救爱情,是一种义务,更可以看成是对社会的一种大爱。这种爱不仅能化解情侣间的矛盾隔阂,也能让婚姻两个字在年轻人心中,更沉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