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华:“超载保护牌”是三乱之患的癌变

18.12.2013  11:18

  近日,媒体记者调查发现,在河北迁安市和迁西县,也存在售卖超载“月票”情况,大货车主买票后可随意超载免罚。只不过车主不是向路政部门购“月票”,而是向当地几家特定的“车队”购买。这种贴在风挡上的“车贴”,被司机们称作“保护牌”,2500元一张,贴上后可免查免罚。有当地正规车队称,卖“保护牌”的所谓车队,其实名下根本没有货车,而是社会闲散人员与执法人员勾结的利益体(12月16日《新京报》)。

  这两个地方的情景似乎很让执法部门尴尬,本属于自己的法定职责,却被社会闲散人员纠结而成了“黑车队”抢了饭碗,这些没有货车运输的“黑车队”,不仅半公开的向社会货车车主出售超载“保护牌”,提供很“人性化”的一条龙服务,还能保证自己的“保护牌”一路畅通,无论超载如何严重,只要按照黑车队的要求盖好毡布,不但不会受到交警、路政、运政等执法部门的处罚,对于敢找麻烦的执法人员或仿制保护牌的车主,更能用暴力“摆平”,就是这样完全属“黑社会性质”的超载保护牌,不仅在河北迁安市和迁西县两地存有多家、存在多年,还在车主中树立了“过硬”的信誉,被公认为“很管用”,就连媒体记者在暗访中也亲身体验了“保护牌”的神效,不但执法人员对贴有保护牌标签的超载车辆一律放行,执法部门官员甚至也坦诚有出售黑保护牌的行为并且存在多年。

  可想而知,黑社会如果缺少“白道”官员权力的庇护,仅靠某些社会闲散人员纠结在一起的“乌合之众”,根本不敢也无法与政府执法部门公然抗衡,更别说向货车运输户出售免遭处罚的超载“保护牌”,从媒体记者的暗访中人们也能看到,几乎每一家出售“保护牌”的“黑车队”背后都有权力的“魅影”,黑车队出售每一张“保护牌”,都要从2500元中抽出数百元交给这些幕后的“大老板”,两地上万辆大货车,每年有近亿元就这样通过黑车队出售的“保护牌”,源源不断的流入个人腰包,国家的治超政策法规,在这两个地方,不但没有起到维护正常交通安全秩序的作用,反而沦为一些个人势力敛取不义之财的工具,交通法规几乎被完全架空。

  执法人员对贴保护牌的超载车辆不敢执法或视而不见,当地执法部门领导对这种现象又态度暧昧甚至欲言又止,一位执法人员因查处贴有保护牌的车辆,被公然暴打后至今“没有抓住凶手”,可想而知这些黑车队背后的水究竟有多深,非但如此,在这些保护牌的标签上,还都赫然印有某些执法部门官员的电话,由他们负责“捞出”被误查的超载车辆,这样的堂而皇之的违法乱法行为在以往媒体报道公路三乱的现象中,实可谓闻所未闻。

  公路三乱,老百姓对此深恶痛绝,他不仅给公路车辆增添了巨大的额外成本,造成许多商品尤其是农副产品价格虚高,更给货车车主增添了巨大的压力和烦恼,河南永城女车主温丽为抵制交通部门的滥罚甚至拿命进行抗争,国家和地方这么多年来屡屡进行重拳整治,但运动性的整治过后,不仅很快死灰复燃,甚至还呈愈演愈烈之势,究其原因,其实也并不复杂,主要与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执法经济思维作祟有直接关系,如果说其他一些地方由政府部门思维操纵的公路三乱,只是某种违规违纪行为,河北迁安市和迁西县两地由个人权力幕后操纵的黑“保护牌”则是赤裸裸的违法犯罪,这也可以看出,随着公路三乱的蔓延与猖獗,某些地方政府官员,已经不再满足部门利益给个人带来的某种实惠,而是悄然将权力之手伸向社会,通过社会黑恶势力来将这种利益直接变现装进个人腰包,迁安市和迁西县两地“黑车队”发售的黑保护牌是公路三乱的罪恶升级,更是公路三乱之患的“癌变”,折射出一些地方不仅在纵容公路三乱,更暴露出对罚款经济收入支出上的监管乏力,正是这些乱象综合形成的土壤,才滋生出超载“保护牌”这颗黑色毒瘤,看似一个地方的极端个例,但如果不从根本上进行铲除,保不准就会被其他一些地方官员进行效仿和复制,甚至让国家的交通法规政策沦为一纸空文。

  显然,这种由权力与黑恶势力勾结的敛财行为,不仅玷污和损害了法律尊严,蚕食了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政府公信度丧失,更给交通运输户们造成巨大压力和恐慌,而从记者的暗访情况来看,显然不能再依赖于“自查自纠”,而必须有上级甚至异地公安或检察机关进行侦办查处,不仅要除恶务尽,更应铲除背后的保护伞和脚下的土壤,更期待上级甚至更高部门从公路三乱所呈现的各种问题中积极反思,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彻底摒弃以罚执法和罚款经济思维,建立和完善消除公路三乱的长效制度,用法律制度来保障公路交通的安全畅通,绝不能再让道路运输成为某些地方政府部门甚至官员个人的“提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