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协同创新体2016年一季度运行情况

26.06.2016  20:37

  一季度,全省33家科技协同创新体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以协同创新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实现良好开局。截止到今年一季度,累计组建研发团队81个,研发新产品56个,新工艺36条,新装备69个,授权发明专利75项,形成技术标准61个。新增主营业务收入累计达260.9亿元,利税14.64亿元。

  一、研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据统计,到今年一季度末,33家科技协同创新体累计完成投资15.6亿元,较2015年底增加1.56亿元。其中研发投入3.59亿元,占已完成投资的23%;固定资产投资达10.66亿元,占已完成投资的68.33%。拥有研发土地181.61万平方米,研发大楼17.87万平方米。20万元以上研发设备累计到位467台(套)。

  二、研发团队组建逐步到位。

  截止一季度,33家科技协同创新体已组建研发团队81个,较去年底增加4个。已到位研发人员1253人,较去年底增加158人。其中固定研发人员到位858人,柔性研发人员342人。高水平的团队、多资源的共享,上下游的协同,极大地支撑了企业技术创新,企业从中进一步收获创新红利。

  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相继取得突破。

  共青城超群科技协同创新股份有限公司已突破TCP基板研发关键技术,LED金属基板已完成前期产品设计。江西晶科科技协同创新有限公司通过协同创新,实现高效多晶电池线(GOLDEN LINE)量产平均效率高达20.13%,刷新多晶产量平均效率的世界纪录;量产60片多晶硅电池组件最高功率达334.5W,打破世界纪录;同时,组件通过双85500小时PID测试的目标。江西锂星科技协同创新有限公司攻破了低品位锂云母矿石高效分选关键技术难题,通过锂云母矿相重构、一步法制备电池级碳酸锂。江西省福能动力电池协同创新有限公司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体成组及焊接技术,有效地提高电池模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四、科技协同创新成效日益显现。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关键环节的146个目标项目开展研发协同攻关,已突破关键、核心技术50个。研发技术水平达国内领先有102项,国际先进水平的15项,国际领先水平的8项,分别较上年底增加6项、0项、3项。研发新产品56个,新工艺36条,新装备69个,分别较上年底增加11个、4条、50个。授权发明专利75项,实用新型47个,形成技术标准61个,自主品牌74个,分别较上年底增加0项、4项、38个、0个。一季度再新增主营业务收入53.16亿元,实现利税4.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