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二胎”实施后“计生补贴诈骗”多发

20.05.2014  16:52

  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近期以来专门针对刚怀孕或刚生育的人群实施“计生补贴”诈骗的案件时有发生。骗子们谎骗生育妇女符合国家政策,冒充财政局、卫生局等国家工作人员,称其符合国家政策,将发放计生补贴,然后骗取受害人通过ATM机实施转账。“骗子通常让受害人用卡卡转账,受害人在ATM机上输入的‘验证码’,实为骗子向骗子账号转账的金额。”江苏警方提醒说,计生部门真要发放生育补贴,会让市民带本人身份证件核对,绝不会通过ATM机转账方式进行,市民切勿上当。

  【案情回放】

  刚生孩子便被告知有补贴拿,被骗8000元

  1月14日,宿迁居民李某接到一自称财政局工作人员电话,对方询问她是否刚生完孩子,并告知她的情况符合国家所谓新生子女补助政策,将对其奖励2000元。长期务农的李某信以为真,随即联系在外上班的丈夫孙某,让他和所谓财政局人员联系,领取补贴。

  孙某也不怀疑,立即拨通对方所留电话。对方先问孙某银行卡号,并告知“钱已汇入”。见孙某并不急,便称“当天是领取补贴最后一天”,让孙某立即到ATM机上查询。孙某当即赶去查询发现,卡上并无新账汇入,便再次与对方联系。对方声称:“可能是机器故障,导致转账失败。”随即问孙某卡上余额。不知就里的孙某如实说“卡上还有1万多”。对方立即让孙某在ATM机上操作,接收汇款。

  “请按卡卡转账。”对方将自己账号报给了孙某,孙某不假思索地输入账号,然后按对方“请输入校验码10000”的指示,输入“10000”并按下转账键。这样,孙某卡上10000元就到了骗子手中,只因孙某在卡上取了所谓计生补贴2000元,最终损失了8000元。他醒悟后报警。

   【警方调查】

  骗子网上买来个人信息,有针对性诈骗

  像这样的领取补贴诈骗,近期以来在省内时有发生。公安机关历时4个月侦查,从福建、广西等地抓获14名嫌疑人。

  经审查,骗子们从网上买来大量新生子女办证、机动车辆上牌等个人信息,冒充财政局、卫生局、车管所等国家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受害人,以发放各类“补贴”为名诱骗受害人至ATM机,用各种借口获取受害人卡内余额后,谎称通过“卡卡转帐”的方式将钱汇入受害人账号,让受害人点击转账界面,再输入所谓“验证码”(实际为转帐金额),最后骗走受害人卡内资金。

   【防范提示】

  发补贴必须本人带身份证审核

  江苏警方人士介绍,“领取补贴”诈骗名目繁多,包括“单独二胎”补助金、生育补贴、社保补贴退款、购新能源汽车补贴、燃油补贴、买房退税补贴等。

  “骗子通常在国家出台新规,或者一些政策调整后不久,结合政策由头,谎编理由,利用网上买来的公民信息,有针对性的诈骗。”江苏警方提醒市民,凡是政府发放补贴,不可能电话告知,更不会银行转账。正常情况下,由乡镇政府或者街道代发,领取对象必须由本人携带身份证件及证明材料,到现场审核后领取,还要签字。所以,听到让你通过转账去领补贴,基本可以断定是骗子。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