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到随卖 南昌市粮食收购不打一张“白条”

19.01.2016  09:18

  1月13日,天气放晴。上午9时许,农用车、拖拉机、小卡车等20多辆满载早稻的售粮车,在进贤县下埠乡粮管前排着长队。

  “卖了5000公斤晚谷,1.3万元。现卖现款,很爽。”刚卖完粮的白圩前乡前罗村农民吴来荣拿着粮款说。

  “粮农随到随卖,卖多少给多少钱,不打一张‘白条’。”乡粮管所一位负责人插话。县农发行的贷款,当天贷款即时到账,非常快捷。“我行开辟了早、中晚稻收购绿色通道,贷款实行一次申请、一次审批、分次发放,同时,下拨3至5天的铺底资金,实行‘钱等粮’。”县农发行负责人说。

  从南昌县到进贤、安义,记者一路看了5个中晚稻收购库点,所到之处,农民对卖完粮就能拿到粮款感到很满意。粮食丰收了,就要让农民增收。去年,针对早、中晚稻市场收购价明显低于国家最低收购价的情况,省政府及时启动了早、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保护农民利益。“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核心是确保及时足额支付农民售粮款,做到一手粮、一手钱,绝对不许给农民打‘白条’。”省农发行营业部总经理朱晔说。

  采访中,几个粮食收购库点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为防止出现向农民打“白条”,让农民售粮落袋为安,省农发行营业部做足收购资金需求预测功课,提前备足了早、中晚稻收购信贷资金规模,开通了“绿色办贷”通道,提前审批收购贷款并拨付至企业收购资金账户,切实做到“钱等粮”。在进贤县民和镇粮管所,刚卖完粮的白果村农民江燕梅的脸上堆满笑意:“这里随到随收,这边交粮,那边拿钱,现金交易,绝不拖欠。等下,我就去结账。”江燕梅承包了42亩农田,早稻亩产450公斤,晚稻亩产400公斤,除去成本,去年种粮纯收入3万多元。

  “省农发行营业部严格按照3至5天的收购量所需备足收购资金,并定期向我们收储企业发送《贷款函》,提示收储企业按时向他们申请收购资金,确保了收购资金不断档。”在中储粮南昌直属库中晚稻收购点——江西华润五丰米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发展中心大米事业部负责人卢淳坚告诉记者。为严格执行国家早、中晚稻最低价收购政策,保护农民利益,省农发行营业部做到收购资金“五个当天”,即当天申请、当天批复、当天发放、当天划拨、当天兑付,让农民卖上“放心粮”。粮出手,钱到手。刚卖完粮的南昌县塘南镇民主村农民李老安笑呵呵地说:“我家种了75亩农田,去年早稻每亩收了500多公斤,比上年增了60多公斤,晚稻每亩收了600公斤,比上年增了30多公斤,早稻国家托市价每50公斤135元,比当时的市场价多10多元,晚稻国家托市价每50公斤138元,比目前市场价多14元,两季种粮纯收入达5万元,比去年多挣了6000多元,丰收粮卖上了好价钱哟。

  为方便农民售粮,省农发行营业部开通了非现金结算平台和银企直连系统。塘南镇港头村农民杨小羊送来的3万公斤晚稻,在经过了验质、过磅、入库等环节后,走到了结算窗口。片刻工夫,就见他空着手走了出来。“钱都打到了这张卡上,既方便,又安全。”杨小羊扬了扬手上的银行卡。

  严格执行国家早、中晚稻最低价收购政策,确保了粮食收购企业敞开收购农民手中的余粮,做到不限收、不拒收、不抬级抬价、不压级压价,现金或非现金结算,农民售粮的积极性高涨。去年,省农发行营业部发放早稻收购贷款8.0513亿元,收购早稻2.9亿公斤;截至1月10日,发放中晚稻收购贷款5.2679亿元,收购中晚稻1.9亿公斤,全市早、中晚稻收购没打一张“白条”。(记者 宋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