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儿卖掉房的老人真要“养老防儿”么?
江苏省淮安市73岁的老人杜军和老伴,住在八二新村一套150多平米的房子里,经老人的三子女协商,在小儿子承诺照顾父母后,把房屋产权过户给了小儿子。然而,小儿子瞒着父母,卖掉房屋后人间消失,直到卖家要求腾房时才大吃一惊。(10月27日《淮海晚报》)
都言“养老防儿”是笑谈,孰料一语成谶:其实,若是亲情全无,一纸承诺又如何?这不,悄悄拿到90万房款的儿子远遁,买主却上门要求腾房。不腾吧,产权早已易主;腾吧,又让老两口何以安身?这真是腾也难、不腾亦难啊?
官司闹到法庭,或又是难题一道:驳回产权人的起诉?于法无据;裁决老人腾房?似有违公德。若能找到老人儿子,并说服对方同意退款退房,自是最好不过;而无奈之下,亦只好让老两口另两名子女接与同住了。
从另一个角度看,老两口似也太过糊涂:对父母如此“釜底抽薪”的儿子,视其“禽兽不如”亦不为过,难道平时里就一点看不出么?纵使原谅子之过,愿与其共同生活,百年后房产不就自然继承了么?若担心其他姊妹反悔,顶多去公证一下,这样就不会出现眼下的窘况了,又何苦要即时过户呢?若此为儿子同意赡养的前提条件,那“野心毕露”之下,一家五口何以还要延续这样的“协商”呢?
当然,可以为此举出一千个一万个理由:譬如,血脉亲情,要的就是彼此信任,哪能事事都依规依法呢?无论多大的事,亲人之间凭的就是一句承诺,千百年来不都这样吗?是啊,这话没错。有史以来,敢对亲人打“翻天云”的,确是少之又少。但你想过吗,哪怕百万分之一的几率,一旦遇到(比如被逼腾房的老两口),不就是百分之百的悲剧么?
或许,老两口最大的痛楚,还并非无房可住:毕竟找到儿子,还能退款保房,大不了到闺女家挤去。反而是儿子的此番作为,却似一把利刃,直刺两老那原本为“爱”包裹着的内心。自小拉扯大的孩子,瞬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这滋味,好受吗?难道说,历来靠血缘维系的亲情,现今还要用法律条文来加固么?或许,要达到这样的认识转变,真真还需要一些时间?
是啊,不管你是否承认,或是否认同,法律都将随着历史的脚步,走进你的家庭,渗入你的生活。自然,亲情与血缘息息相关,但在多元化后天环境的渗透下,未必就能保持亲情永远的纯净,因此,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及行为准则,同样需要用法律来约束。也许,很多家庭会对此不以为然,但杜军老两口的现实,尽管属于个例,亦足以让人警醒了。
诚然,我们今天的家庭,依然是靠亲情维系。但伴着法治文明的步伐,法律已经或正在悄无声息的融进我们的家庭:无论是亲情的弥久历新,还是裂痕的用“情”修补,固然离不开亲情滋润,离不开道德培育,亦同样离不开法律的规范与约束。也许,“养老防儿”并非只是笑谈,而坚持“亲兄弟明算账”,或是规避重现此“家庭闹剧”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