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属:战争带给我苦难的童年
人民网南京12月12日电 (是钟寅、韩振、刘恒)77年前,如果没有那场战争,王素明或许会有不一样的人生。这位79岁的南京老太太,回忆起惨遭日本侵略者杀害的父亲,回忆起命运多舛的母亲和起自己苦难的童年,仍然忍不住潸然泪下。“南京大屠杀”这5个字,成为老人最不愿提及的痛苦回忆。
2岁时,父亲惨遭日军杀害
王素明说,父亲杨代福当时担任南京龙潭一所学校校长,日军攻陷南京后不久,镇上来了大批日军士兵要抓他。父亲为掩护年轻人逃走,自己跳入河中,被日军的两条狼狗咬住,遭日军杀害。
“当时父亲经常用家里的小船载着哥哥去江北,船舱上盖着稻草,哥哥把稻草扒开,发现下面藏着长枪。”王素明说,父亲很可能是为地下抗日组织运输武器,被日军察觉了,最终惨遭杀害。
父亲遇害后,日军把杨家的住宅点燃,房屋、财物都付之一炬。在乡亲的帮助下,母亲带着4个孩子逃进南京城里。因为逃亡中奔波,王素明的母亲不幸流产。此时,城里已是兵荒马乱,他们只能蜗居在科巷附近一处民宅的门洞下。一位好心的老太太看他们可怜,每天送点稀饭米汤,才让一家人免于饿死。“我大哥那时13岁了,靠干苦力挣点钱。母亲流产后,身体没有养好,手指还浮肿着,就给人洗衣服赚钱。”因为实在无力抚养子女,母亲只得把孩子送给别人寄养。王素明被一户姓王的人家带走,随了养父的姓,由养父母抚养长大。
10岁前,没吃过鸡蛋、西瓜
如果没有这场战争,王素明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童年。她说,“我老家在南京仙鹤门,外公是果农,专种石榴、桃子、西瓜这些水果,家里还有些田地,家境殷实。母亲读过私塾,父亲是知识分子,在学校教书,家里还开了个小店。”她曾想过,若是父亲没有遇害,自己会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可以进学校读书,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可现实中,父亲遇害,房屋被焚毁,父亲甚至没能留下一张照片。
养父母虽然尽力照顾王素明,可南京大屠杀后,整座城市经济萧条,当竹篾匠的养父只能打零工养家,养母则给人当帮佣,收入都不稳定。一家人经常挨饿,要靠菜场里捡来的烂菜叶、山上挖的野菜填饱肚子。“我童年的记忆里,能吃上一口米饭就太幸福了。抗战胜利时,我已经10岁了,那时候我还不知道鸡蛋是什么滋味。看到路边有人扔下吃剩的西瓜皮,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因为我10岁前都没吃过西瓜。”
王素明童年的记忆中,几件印象深刻的事情都与饥饿有关。因为饥饿,她和小伙伴常到日军医院附近,去接医院里倒掉的饭。她说,“接回家的饭,用水洗一洗,煮一煮就吃了,吃米饭的滋味就像是到了天堂一样。”可有一次,他们一群孩子接剩饭的时候,被日本兵看到了,她跑得慢了,被日本兵用皮带抽得皮开肉绽。还有一次,王素明和大人去挖野菜,因为城里饥荒严重,紫金山上的野菜几乎给挖完了。他们只得到南京明故宫的机场挖。机场周围有铁丝网,她小心翼翼爬进去,还没挖多久,就有一个牵着狼狗的日本兵发现了她。围网外的大人赶紧把她从铁丝网的缝隙里拉出来,慌慌张张跑开,她腿上被铁丝倒刺划得鲜血淋漓。
愿望:国家强大,不受欺凌
王素明最大的遗憾就是儿时没有机会读书,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她参加了扫盲培训,才认识了字,后来在铁路、公安系统工作。如今,她已经退休20多年,老伴儿过世后,她养了两只猫作伴,闲暇时看看报纸,上电脑和儿孙们视频聊天,每天下楼走两趟,活动一下腿脚。想念父亲的时候,她就会和儿女,一起去江东门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看看,买束鲜花,放在纪念碑前,石碑上有父亲的名字。谈起现在的生活状态,老太太非常满足,“退休金够花,生活无忧,儿孙们也很争气。外孙女儿在美国读硕士,最近还要回来看我。”
今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国家公祭日,王素明特别关注相关新闻,她觉得这是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和所有在日军侵华战争中死难者的告慰。她从网上看到,公祭日当天南京将全城集体默哀一分钟。她说,届时她也会为天国里的父亲祈祷。
王素明表示,无论中国还是日本的青年人都应知道这段历史,记住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要告诉后代,必须把国家建设强大,我们热爱和平,不会欺凌弱小民族,但也绝不允许别国再来欺负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