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万寿宫街区拟重现古朴风貌 专家建议中西合璧

13.02.2014  12:40
   南昌万寿宫街区成为南昌旧城改造重点区域之一。该地拆迁结束后将建设成啥模样?如何让外地人了解万寿宫、本地人记住万寿宫?11日,南昌市政公用集团组织南昌市作家协会作家座谈,市民也可提建议,助力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重建。 ■傅越华、记者李征、封云/文

  历史

  万寿宫是南昌文化根基

  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位于中山站以南、抚河路以东、孺子路以北、象山路以西,是南昌市商贸最为繁华的地区。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一直热闹、喧哗。

  据了解,世界各地赣籍商人兴建了千余座万寿宫,南昌的万寿宫是千余座万寿宫的祖庭,是千年南昌的文化根基。此地有着万寿宫道观遗址、南昌总商会、清真寺等历史建筑,同时也是南昌人居住、经商,开展宗教活动,进行传统手工业生产的聚集地。万寿宫街区,承载了市民的记忆,也留下了他们生活的印记。

  专家

  建议体现中西合璧风格

  南昌市作家协会主席陈安安告诉记者,他从小在万寿宫长大,红花绿草、宏伟建筑、青石板路面、圆形门等,不仅给他,也给许多老南昌人留下了永远的记忆。

  “重建万寿宫不光是要恢复有特征的地面建筑,更重要的是要把老百姓心中的记忆南昌打造出来。”陈安安表示,希望重建的万寿宫打造成既有民族特色、历史记忆,又有现代化元素的建筑。

  江西省民俗社会学协会副会长杨建葆认为,万寿宫应该以中西合璧建筑为主。万寿宫在50年代就有这种建筑,如以前在翠花街三泰商场对面的一个门楼,就是中西合璧的建筑,造型很精美,可惜被拆掉了。

  规划

  历史建筑将打造成景点

  南昌市政公用集团相关负责人朱江华向记者介绍,目前的初步规划是,在万寿宫原址上建设一个背景城墙,有城门、城楼,上层可走人,并可作为全景观景台。地下层将建停车场。

  根据相关部门确认,有18栋房屋成为保护建筑。在打造新万寿宫建筑时,将采取原状修复外貌的方式,在修缮、恢复街巷里老建筑原貌基础上,对整片老街区进行保护,尽量保持青石板路面,将其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人文景点。

  此外,还将挖掘历史建筑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将其打造成可供观赏的文物景点。如中山路上的万寿宫,包括翠花街、万寿宫巷、棋盘街、翘步街等十几条街巷,是过去南昌人居住、经商的聚集地;像万寿宫道观遗址、总商会、清真寺等历史建筑,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朱江华表示,由于规划方案在不断修改当中,因此街区建设目前还没有开工时间表。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江南都市报讯 邓津龙、全媒体记者曹章保报道:为全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