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防涝能力 南昌下半年将办82件民生实事

31.07.2015  12:37

    “南昌城市有两大问题,面积小,全国省会倒数;交通堵,全国省会前列。”7月30日,南昌市市长郭安在相关会议上直指南昌城市发展现状,又提出“十三五”期间,通过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坚持绿色城镇化、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逐步解决两大问题。

    三把“手术刀”解“顽疾

    目前,南昌城市体量小、功能弱、设施差的现状尚待加快改变。在谋划“十三五”规划时,南昌针对这些“短板”一一提出对应的政策措施,用好三把“手术刀”——根据南昌市发展速度,科学确定城市拓展界限和功能区划定位,确定发展走向、空间形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把低碳绿色理念贯穿到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推动管理网络数字化、管理程序精细化、管理主体基层化、管理工作法制化。

    据了解, 南昌市“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已进入议事日程,南昌大都市区规划正在推进,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也即将启动。在推动南昌大都市区建设的过程中,南昌市将为生态建设留足空间,让都市山水彰显魅力。

    针对城市空间不足和交通拥堵两大顽疾,南昌已经在行动。目前,朝阳大桥顺利实现通车;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实现电通,并开始进行接触网全线热滑;红谷隧道完成首节沉管浮运、沉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快速拉开了“一江两岸”的城市框架。此外,还正扎实推进社区环境整治、交通秩序整治等11项专项整治,开展街道街景专项整治。

    三大开发区人事改革基本完成

    城市建设资金从哪来?南昌先行先试,加快推进PPP模式融资的改革试点,总投资383.3亿元的23个投资项目进展顺利。

    更值得一提的是,“洪城资本南昌基金”“联昌基金”和“临空创新基金”等基金平台持续发力,成功参与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的并购案。国际大品牌收购案中,首次出现南昌企业的身影,这是南昌投融资市场改革带来的效益。

    目前,高新区、经开区、小蓝经开区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基本完成。一些改革还在推行当中,扩权强镇改革试点、农村产权交易所建设正式启动,企业事中事后监管加快推进。并继续抓好投融资体制改革、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改革、行政审批体制改革、三单一网改革、企业事中事后监管、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等重点领域改革。此外,南昌今后还将争取更多的改革试点落地。

    下半年办好82件民生实事

    今年下半年,南昌将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着重围绕就业和创业、社会保障等八个方面,集中办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82件实事。南昌将大力提升城市排水、防涝以及污水、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让南昌雨季不再“水上漂”。

    继续抓好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和重金属防控区土壤修复试点,深入推进前湖、乌沙河、幸福渠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加快启动赣抚尾闾工程赣江南支治理建设工程,进一步打开生态保护局面。以深入推进梅湖景区改造提升和大象湖景区建设为依托,加快赣江风光带、凤凰洲市民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打造生态休闲环境。

    未来几年,南昌将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纳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清单,建立绿色金融、环境产权、环保服务合同、第三方治理、政府购买环境服务等市场化机制,用市场之“”充分盘活、合理整合、加速聚集各类资源要素。(记者余红举 实习生周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