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不少书商无奈转行:实体书店迎来“寒冬”?

03.12.2013  14:22

12月1日,深圳购书中心被迫停业。一时间,针对实体书店日趋走向衰落,今后如何面对市场竞争的问题,成了热议的话题。1日、2日,记者对南昌众多实体书店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实体店在电子阅读、网络购书等影响下,迎来了“寒冬”,不少书商选择了转行。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实体书店必须在阵痛中转型。

现象:一些城市实体书店纷纷倒闭

深圳购书中心于12月1日停业的消息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有的学者表示震惊,有人觉得惋惜,更让同行感受到实体书店的冬意。

记者了解到,该购书中心在当地是仅次于深圳书城的第二大单体书店,已运营9年多。投资方是大型国企——深圳中核集团,合作经营方是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公司。随着近几年电商的飞速发展,该购书中心从2011年开始经营出现滑坡。

其实,其他一些城市也出现实体书店纷纷倒闭的现象。有网友认为,目前,网络购书、手机读书等方式已成风尚,使实体书店运营更加困难。那么,省城实体书店的经营状况如何呢?随后,记者展开了深入调查。

调查:多处实体书店被其他商业蚕食

1.地点一:新华书店——生意确实受到影响

12月2日上午,记者来到省城阳明路八一大桥旁的时代图书广场的新华书店,一进店内,里面陈列的书籍琳琅满目。然而,记者明显感到生意冷冷清清,总共只有3名顾客在书柜旁翻阅书籍。

2.地点二:千花伴购物公园——书店都被撤掉了

在南昌城区生活多年的人应该知道位于二七北路千花伴购物公园有一个书市,2日下午,记者来到该市场调查时意外得知,早在两个多月前,这里的实体书店全都被撤掉了,取而代之的是花店。

3.地点三:象山南路——新旧图书城变成了布艺店

对于老南昌人来说,相信有不少人到过象山南路的“新旧图书城”买过书。12月1日上午,记者走访这个曾经熟悉的地方时,发现如今变成了一家充满时尚气息的家居布艺店。其隔壁一家叫“春江图书城”的店在坚守经营。

4.地点六:洪北图书城——今年退货率高达40%以上

洪北图书城是我省一家大型的书刊批发市场,在往年双休日之际,该市场生意非常跑火。而12月1日下午,记者在该市场看到,即便在周末,生意也比较冷清,门庭冷落。

思考:实体书店将何去何从?

电子阅读、网络购书、经营成本升高带来的三大冲击,使得实体书店面临严重的经营危机。

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不失为是实体书店转型升级的契机。”12月2日,省城一名从业二十多年的书商告诉记者,随着电子图书的崛起,实体书店日趋走向衰落,但并没有发展到彻底沦陷的地步,传统图书仍然是其他媒介所无法替代的,实体书店必须在阵痛中转型。

这名书商认为,实体书店要生存,就必须更新营业模式,与时俱进。“书店已不再是简单的卖书场所,面对当下的市场格局,实体书店更应考虑自身的转变,挖掘自身优势,扬长避短,与网络书店良性竞争共同发展。

该书商称,目前有不少实体书店通过开展体验式阅读、细分读者群体,举办文化沙龙,创新服务模式等多种手段,不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巩固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还使得这些实体书店成为都市中的文化地标。

即时·点评

随着阅读方式的多元化、实体书店生存成本的增加以及电商的迅猛发展,实体书店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所以,关于实体书店何去何从的讨论,很早就已出现,而一直声称的“在阵痛中转型”也停留在口号阶段。不管承载物和营运方式如何变化,实体书店仍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化沙龙,即便有变化,其内核与精神还是值得认可的。从某种角度来说,一些实体书店的关门歇业,正是淘汰转型过程中必然要发生的,危机不代表毁灭。这几年,南昌有不少书店倒闭,但老师大附近专营艺术、建筑等专业书籍的书店,未曾受到很大的冲击,有着20多年历史的青苑书店也繁荣依旧。从这些例子,可以总结实体书店转型的几点经验:一是要重新、准确定位消费群体;二是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拓宽销售渠道;三是引导文化交流、享受,延伸拓展文化的经营与服务,将实体书店变成一种生活态度。 点评:王琼

来源: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