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中院举行理论课题专家论证会

30.09.2015  12:31



会议现场




戴长林发言




姜启波发言




姚辉发言




邓辉发言




刘邦琰主持




黄淑彬汇报




专家发言1




专家发言2




专家发言3


  南昌法院网讯    9月29日,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虚假诉讼与恶意诉讼法律规制研究”理论课题专家论证会。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庭长戴长林,立案一庭庭长姜启波,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姚辉,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邓辉等专家学者应邀出席论证会。南昌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刘邦琰主持论证会。

  论证会上,南昌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黄淑彬代表课题组汇报了课题的总体情况。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课题组的初步成果,认为该课题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课题报告资料翔实,论证充分,对解决司法实务中存在的虚假诉讼、恶意诉讼等问题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并就案例收集和分析、理论深度拓展、成果应有转化等方面对报告的进一步提升,提出了诸多中肯意见。与会专家提出,课题组既要运用比较法视角对国外立法、判例进行充分提炼和借鉴,也要对历史进行考察,从中国几千年来的法制史中探求对虚假诉讼和恶意诉讼进行法律规制的路径;既要研究审判、执行工作中发现的虚假诉讼和恶意诉讼的法律规制,也要结合最高院立案庭的研究成果,探索如何从立案环节阻断虚假诉讼和恶意诉讼的产生;既要为法院立、审、执工作提供可操作性的具体建议,也要从法学理论角度寻找被侵权方的救济问题和请求权基础、法官依职权发现和法官中立、被告撤诉异议权和原告民事处分权等问题的平衡。与会专家期待,课题组进一步明确虚假诉讼和恶意诉讼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厘清虚假诉讼和恶意诉讼的关系,进一步就《刑法修正案(九)》的相应条款进行研究,解决罪与非罪的认定、从重处罚的条件、罪名竞合等问题。

  在听取与会专家的点评意见后,刘邦琰认为,与会专家的点评意见开拓了课题组的视野,同时为课题成果的完善提供了多种思考进路,希望各位专家继续给予课题组帮助和指导,使课题成果达到为立法提供有效参考的预期效果。他要求,课题组要认真吸纳专家意见,深化课题理论研究,提升报告整体水平,加强课题成果的有效整合和转化,确保课题顺利结项。